前天我皮肤有点痒,
一开始还好,后面越来越痒,医院看下,
我知道有人会说网上查一下,或者直接问药店人员推荐拿点药先用着,
但我习惯了找专业的人给出建议后再采取行动,尤其是关乎健康和钱这两方面。
正好我在外面,离我不远的医院,直接过去看现场能不能加个号,之前有过几次这样的成功经历。
很可惜!候诊的人几乎坐满大厅,诊室门上贴着大大的一张纸条:
今日已满,谢绝加号!
好在我预期不高,只是过来碰下运气,
这里我插一句,我给家人买的中高端医疗含国际部/特需部,
自己还是有点舍不得,条件差一点就差点吧,自己作为男人多抗一下也没什么。
只能看普通门诊的话,排队就无法避免。
接着,我只能线上先预约挂号,
我选医院,最早能挂到的是12号,
也就是说要等6天,唉,真的太痒了!
当然,我也可以自费医院,
不过仅挂号费就要大几百。
作为一名保险科普博主,每次遇到类似问题,我都会刻意去让自己深度体验,
在面对疾病和意外时,该如何做决策。
有些朋友觉得没什么,忍几天又不会怎么样,
没错,皮肤瘙痒确实没什么。
但朋友们,这仅仅只是看个门诊,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小问题,
请问:
如果是大一点的痔疮、阑尾炎、息肉什么的需要做个手术,又或者是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那种扎心的疼痛,能忍受多久?
在关乎到家人性命的时候,试问谁敢等?
请原谅我的啰嗦,这么久了还没进入产品环节。
我们没意识到的风险才是真正的风险,大病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人都没经历过,
但只要一次,可能就会导致家庭崩塌。
所以,为了增加我的感受,我调研了不少真实案例,
比如我看过B站纪录片《人世间》,在第二季第五集,
一位来自山西晋中的女博士闫宏微,确诊三阴乳腺癌,
该片记录了整个抗癌过程。
我特别喜欢看纪录片,喜欢这种真实的感觉,而且很容易代入,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做?
为了治疗,闫宏微几乎耗光了家庭的全部财力,
去到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寻求希望,还没开始治,只是检查和问诊费用,就已经花了2万4千美元,
十几万轻飘飘就没了,太吓人了。
这就是现实,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砸锅卖铁试一试。
有空闲的可以去看下,保证可以增加当下的幸福感,
我的感受是,一家人平安健康就已经超越多数人了。
另外还有前《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43岁确诊肾上腺皮质癌,
这是一种万人才有1人确诊的罕见病,
被判活不过一年,国内寻医问药无果后,他远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在10年的治疗过程中,他共历经2次手术、5次复发转移、4次急诊、6个周期的放疗,
赴美就医10年,他记下自救实录:希望帮到更多人
关键他把整个抗癌过程写成了一本书《无国界病人》,上个月我买来看了。
可以说是我近一年收获最大的一本书。
因为他的职业是编辑,把每个细节写的非常细腻,
感受程度不亚于纪录片或访谈,看完每一个章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另外,
他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动用了他可以调用的人脉资源,帮医院和医生,
可即便这样,仍然很艰难。
我们普通人没有人脉,没有医生朋友,
却可以通过一份保险来获得最顶级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2、三款不错的产品
大家先结合这个图来看下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医保、百万医疗险、公司补充医疗等等,在中高端医疗前面,就是小弟弟。
因为它都能涵盖。
区分的标准是什么?
以我的经验来说就一条:
你想去哪里看病?
医院?去了是看普通门诊还是特需/国际门诊?
医院?是选国内私立,医院?
也就是说你处的环境决定了你的医疗品质。
给大医院国际部
医疗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越下面的人越多,越拥挤。
如果有一定的条件,请尽量选择跟自己相符的医疗水平保障。
目前市场热销的三款中产医疗:
密密麻麻,看着就上头。
先不着急分析条款和优劣,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信息多的原因:
中高端医疗,覆盖了很多百万医疗没有的责任,比如:
1、0免赔额,有的则比较灵活,比如安盛这款可选0/5千/1万多个选项
2、多了医疗器械费、手术植入器材、西式医疗费等责任,这些都是一般产品没有的,
在中端医疗里,有的公司有,有的公司没有,另外额度也有区别,对比起来就有点复杂。
3、不同的责任组合,对应不同的价格,于是分成了计划一、计划二,在百万医疗险里就只有一个计划。
所以别看只对比了三款产品,但每款产品都有4-8个计划,等于对比了十几款产品。
4、还有增值服务,没有加进来,价格的话也只对比了一种情况,
这其实已经是缩减的不能再缩减的对比。
我在分析完中端医疗后,如果是我给自己买,我会这样考虑:
首先相比我之前的百万医疗险,哪些没有保障到的,可以来补充。
比如0免赔额、门诊责任、特需国际部等。
接着对照实际中,医院的情况,哪个适合我,
比如孩子可以带个门诊,大人的话考虑0免赔,老人的话需要就医绿通等增值服务。
选择好以后,最后对比一下价格,
看看哪个性价比更高。
至于品牌的话,目前这几家口碑都还不错,
安盛天平是外资,平安不用说,众安经营百万医疗险时间最久,也比较稳定。
比如选安盛卓越馨选,30岁女性,特需计划二,1万免赔,
一年0元。
以后去看病,直接上国际部/特需部,不用再排队,而且环境超棒。
尤其是遇到大病,医院,时间格外重要。
当然,如果没有或需要看特需,去看普通部,可以不用走社保,
全部%报销,
核心是可以不受集采,DRG/DIP限制,医生可以放开束缚用比较好的药械。
顺便我给大家总结一下,相比常见的百万医疗,优势在哪里:
1、限制二级医院普通部;
2、限制只能报销院内药房开出的处方药;
3、限制院外开药病种和药品清单;
4、限制报销比例(未经医保只能报销60%);
5、慢性病、既往症不予承保;
另外再补充中端医疗两个隐藏的优势:
第一,有没有社保价格差别不大
前面案例我选无社保,价格是0,有社保是
相差不到50块。
原因是国际部、特需部这些地方是用不了社保的,所以如果能报销最好的治疗,就不会去普通部走社保。
其次,是现在医保控费,DRG/DIP大家都知道了。
未来大家看病,如果走社保,无论什么病,都有费用限制,哪怕你说自费想用先进的药,也不可以。
曾经的饱和治疗没有了。
那么有了中高端医疗,就可以实现医疗自由,医院,用最好的药。
第二,中高端医疗稳定性更好
理由是有足够的利润,池子够大够稳健。
大家都担心产品停售,不妨深入思考一下,保险公司为什么要停售?
如果赚钱会停售吗?
就算亏钱,中高端医疗用户群体素质较高,对于医疗通胀这些有认知,涨价大概率也能接受。
最后
保险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咨询豆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lff/1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