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高考后想旅游求赞助,奶奶先把给你陪读

孙女:高考后想旅游求赞助,奶奶:先把给你陪读垫付的伙食费结清

三年前,高姨的孙女顺利考入了本市的一所重点高中,这个好消息让全家欢欣鼓舞。为了庆祝这个成就,儿子和儿媳邀请高姨和她的老伴徐叔共进晚餐。在餐桌上,高姨和徐叔悉心地给孙女递上元钱,希望她能好好利用这笔钱购买学习资料,专心学业。

孙女接过钱后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表示会把这笔钱用在学习上。

在这愉快的氛围中,儿子向高姨提出请求:“妈妈,您孙女所在的高中位于分校区,离我们家有些远。考虑到通勤不太方便,孩子也不想住在学校宿舍。我们在那里租了房子,希望您和爸爸能过去陪读,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给予她温暖和关怀。”

儿媳接着说道:“我们会负责中午供餐,在学校吃午餐就好。”她注意到了高姨的表情变化。

高姨和徐叔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虽然内心不太愿意,但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他们清楚地知道那个分校的地理位置偏僻,生活不太方便。然而,转念一想,儿子儿媳若是搬过去,离他们工作的地方更远,往返劳顿不小。他们都已经退休多年,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当他们同意后,儿媳表示孙女非常自律,不需要太多的干预和监督。他们只需关心孙女的日常生活就行了。

高姨和徐叔点了点头,儿子将房子的钥匙交给了他们,详细告知了房子的位置,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开学前几天,高姨和徐叔早早地搬了过去,虽然房子本就很整洁,他们还是再次彻底打扫了一遍,备好了厨房用具和餐具,逐渐准备好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

当儿子得知他们提前入住,并且对周边环境也有了熟悉的了解时,对他们赞不绝口,称赞他们是最可靠的支持者。

开学之际,高姨和徐叔正式开始了为孙女陪读的生活。

当他们刚搬来不久,发现了一个周二和周五都会举办的集市。那里有很多新鲜蔬菜,都是当地村民种的,味道特别好。另外还能买到农家散养的鸡蛋,每个只要2块钱,特别抢手,总是一抢而空。

他们通常去市区的大超市买肉和鱼,在地铁上来回加上购物时间,一次得花上四个小时,每次去都得做好充分的准备。

孙女非常满意他们做的饭菜,感觉他们比她父母更关心她。她甚至向学校请假,中午回家吃饭。

因为每天精心准备三餐真的太费时间了,高姨和徐叔只好调整购物时间表。周末他们一起去,工作日徐叔一个人去,帮孙女补充一些牛奶和水果。

现在孙女上高二下学期了。有一天下午,高姨和徐叔给孙女包饺子,馅儿是用土猪肉和农家芹菜做的,包饺子的时候香气四溢。

突然,高姨感到肚子有些痛,她让徐叔去洗菜,准备给孙女炒农家鸡蛋和野生小葱,还有一份丝瓜汤。他们一直没收孙女的伙食费,每顿饭都尽量让孙女吃得好。

高姨刚包完饺子,肚子的疼痛变得更加剧烈。她赶紧捂住肚子,满头大汗,徐叔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扶她坐下,打电话叫急救车。

很快,急救车就到了,医院。徐叔发信息告诉了孙女,还给儿子打了电话,简要说明了高姨的情况,嘱咐他来照顾好孙女。

儿子答应了,表示他会处理好一切,让徐叔不用担心,医院后再给他打电话,医院,他会去找他们。

在医院,医生确诊高姨是急性阑尾炎,马上进行了手术。办完手续后,徐叔告诉了儿子高姨的情况,让他不用过来了,只需要照顾好孙女就行。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考虑到高姨的年龄,医生建议她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晚上,第二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转入普通病房,并安排护士进行护理。医生告诉徐叔现在可以回家了。

医院,徐叔看着夜色浓重的街道,人来人往。这时他才意识到儿子并没有来,也没有给他打电话,这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他立刻给孙女打了个电话,问她晚饭吃了没有?

孙女:“中午我在学校吃了点东西,我爸刚过来陪了一会儿,所以奶奶应该没事吧?”

徐叔告诉孙女高姨的状况,并嘱咐:“你奶奶只是有点小毛病,医院,几天她就能出院了。我这几天回自己家了,离医院比较近,方便照顾她。”

孙女答应着。他们刚结束通话,徐叔的儿子就打来电话,询问高姨的情况,表示因会议延医院,但承诺第二天一定会去,然后嘱咐徐叔注意安全,结束了通话。

第二天,高姨转入普通病房,问徐叔她的儿子有没有来,徐叔说让儿子不要来,这地方不太适合,而且儿子正照顾孙女,最好不要过来。

高姨表示理解徐叔的安排,但目光始终盯着手机,期待儿子的电话。

到了中午,医院,看了高姨一眼,表示没什么大事就安心离开了。

高姨有些失落,本以为儿子会在这里陪她一会儿。

出院时,高姨也没告诉儿子,觉得儿子太忙了,而且她也没什么大毛病,于是打车回了自己的租房。

打开门的一刹那,他们发现屋里有些凌乱,沙发上堆满了儿子的被子和衣服。蔬菜和水果已经腐烂发臭,冰箱里的鱼肉也变质了,几个早该扔掉的快餐盒还在垃圾桶里,让室内气味更加难闻。

徐叔非常生气,给儿子打电话质问他这几天为什么什么都不处理。

儿子辩解道:“我们这几天都没做饭……”

徐叔不满:“没做饭不是理由啊,明明看到菜坏了,就不能送给邻居或者处理掉吗?冷藏的食物为什么不及时处理?你家可不是这样的!”

儿子无奈:“真的没留意,爸,对不起。”

徐叔愤怒地说:“你眼瞎了吗?鼻子也不灵敏了吗?这么难闻的气味你都不觉得?你们父女俩整天这样过吗?”

儿子试图解释:“我真的没留意到这些。”

徐叔说:“你心里根本没放我们和你妈在心上,虽然高姨只是小手术,但也是手术啊。医院,自己回家,不想麻烦你。”

儿子委屈:“你们回来也没和我说,我……我真的不知道,别怪我……”

“我们都快七十了,有什么事我们都会帮你!可在我们面前,你却什么都不做,等着我们去做是吗?”

当高姨示意徐叔停止讲话,他立刻结束了通话。思绪间,他想到再过一个月,孙女就放暑假了。她提及即将进入高三,住校生活,而他们照顾她的任务也即将告一段落。

放暑假后,高姨和徐叔回到了自己的家,而孙女则搬到学校宿舍。从那时起,他们与儿子的联系变得稀少,偶尔儿子和儿媳会联系,但仅在节假日一起聚餐。彼此间的联系越发淡漠。

等到孙女的高考结束,她开始时不时地联系他们,并邀请他们去她的家,但他们总是婉拒,以年迈、坐车不便为由。孙女对此感到不悦,她抱怨爷爷奶奶变得吝啬了,高三这一年几乎没有得到他们的经济支持……

有一天,孙女又打“奶奶,我和同学商量好了,高考结束后我们打算去旅行几天,您能给我一些资助吗?”

高姨淡淡地回答:“我为你做了两年的饭菜,你最清楚饭菜的品质。让你妈把这两年的伙食费给我结算一下,再讨论你的资助问题吧!”

孙女心情不好,只“嗯”了一声,挂断电话。她开始思考要不要和她妈妈讲讲。她感觉奶奶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她无限包容,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了。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而子女也应该为父母贡献温暖和关心。只有这样,家庭中的爱才能延续传递,代代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lff/1493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