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孙子六年,儿媳让亲家接手我立马答应,三个月后儿媳求我回去
在当今社会,年轻一代为了谋生不得不投入职场,而子女的抚养责任通常交由年迈的祖辈承担。当儿子一家居住在城市,而婆婆和公公却留守在农村时,照顾孙子变得异常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婆婆通常需要与老伴分隔两地,独自前往儿子家为孙子照料,这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家庭的常见现象。
对于离开老伴前去城市照顾孙子,婆婆们视之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因此她们愿意主动承担这份责任。一旦踏入儿子的家门,她们的居住时间常常延续数年,兢兢业业,默默为家庭付出,毫不抱怨。她们既付出心力,也贡献财力,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当孙子渐渐长大,她们的存在也变得多余,于是儿媳开始考虑将其赶离。回想起这一切,不禁让人感到心酸。
在儿子家呆了这么多年,我辛勤付出,不仅出资助力,更是将孙子抚养到了6岁。然而,却在儿媳妇口中听到了一句“妈,你辛苦了6年,孩子也上小学了,今后就由我和你儿子照顾吧,你也回老家好好休养身体,和我爸团聚团聚。”
一开始听着这番话,仿佛是那么通情达理,令人感激不尽。然而,我心中早已洞悉,儿媳妇的关心并非出自对我的辛劳的体贴,而是想毫不费力地将我赶回老家,为她父母腾出空间。对于儿媳妇的小心思,我一目了然。毕竟,和她一同生活了七年,我对她的想法非常清楚,她却以为我看不出她的用意。
回想七年前,当时儿媳怀孕,儿子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怀孕了,孕吐严重,甚至停了工作,整天躺在床上。儿子焦急地问我该怎么办。那时我正在上班,听到儿子的电话,二话不说就请了假。可是老板却劝我:“你请假两个月,现在工作这么紧张,我们可等不了你。”我心知老板不想留我,于是果断辞去了多年的工作。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在我心中,孙子的事情比工作更为重要。
辞去工作后,我匆忙收拾行李,迅速赶往儿子的家
踏进儿子的家,看到躺在床上的儿媳,心中充满了一阵的心疼。我一边安慰着她,一边思考着如何让她摄取一些食物。担心这样下去,儿媳的身体垮掉,胎儿也会受到影响。
在那段时间里,我通过手机学习各种适合孕妇的营养汤,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开胃的小菜。我还特地去超市为儿媳购买她喜欢吃的水果和小零食。一直以来,我都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儿媳,直至她怀孕并生下孙子。
孙子降生后,我成了主要的照顾者。我除了照顾孙子外,还要为儿媳准备月子餐。然而,儿媳除了喂奶的时间外,其余时间几乎都用来睡觉和玩手机。
当孙子半岁时,儿媳提出要去上班,这就意味着孙子需要戒母乳。我本想建议儿媳再等一段时间,觉得孩子六个月就戒奶有点早。然而,儿媳却表示:“没办法呀!小林挣钱又少,我再不上班,这个家怎么生活?”她的话虽然有理,我儿子的收入确实不高,但她说没钱生活的理由我不太认同。因为自从我来了以后,家中所有的开销都由我承担,包括水电和物业费,除了购物食材。怎么能说没有足够的钱生活呢?
尽管心中有异议,但我也不便与她争辩。毕竟,孙子是她的孩子,她要怎么养育是她的权利。作为当婆婆的我,只需要按照她的意愿去行动即可。
在孙子还在吃母乳的时候,我每个月得额外贴补元用于生活费。然而,自从孙子转而喝奶粉后,每个月的开销就涨到了多元,不这样过根本无法维持。儿媳一开始说她会负责给孙子买奶粉,但实际上只给孙子买了一个月的奶粉,之后就不再愿意出手。眼看孙子的奶粉即将用完,我不好意思再向儿媳提要,只得自己掏腰包为孙子购买奶粉。
最初携带的两万多块钱早已花光,每个月都得让老伴转账给我。老伴对此颇有微词,他表示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不能再一直提供帮助,不应该一直贴补下去。我对老伴的看法深感共鸣,的确,贴补要贴到什么时候呢?
回想起儿子初次恋爱的时候,儿媳提出要在城里购房,条件是购房后才愿意订婚。然而,当她得知房产证上并非儿子的名字时,她坚决反对订婚。后来,我得知儿子说儿媳不同意订婚是因为房本上的名字问题,我们立即找人将名字改了,并按照她的要求写上了儿媳的名字。
原本约定好的,结婚后他们夫妇一起还房贷。但事实上,结婚后仅还了两个月,儿子就表示没钱了。他说挣的钱勉强够他们两个的生活费,为了儿子,我们心甘情愿地继续偿还房贷。总的来说,我们一直觉得,儿子刚刚成立家庭,生活并不容易,只要我们能帮上一把,我们就愿意尽力支持。
儿子的婚礼已经消耗了我们的积蓄,结婚后还得每月为他们支付房贷。当时我们俩的收入,除去房贷还有一些余额。我老伴是一名长途司机,每天奔波于路途,月收入也能有几千元。
然而,自从我辞去工作后,老伴不仅要应付房贷,还得每月资助他们的生活,导致我们挣的钱所剩无几。
当小孙子三岁时,老公突发急性阑尾炎,当时手术费甚至都是借的。我回去照顾老伴,得知老公得这个病主要是因为生活不规律。回忆起我在家时负责做饭,而如今只剩下他自己,饥一顿饱一顿。我原本打算在家呆半个月就回去,因为孙子也已经上幼儿园了。
然而,儿子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媳忙得不可开交,既直接又间接地催促我回去。无奈之下,我只好再次回到儿子家,继续照顾孙子。
如今孙子已经六岁,我也陪伴了他六年。回顾这六年的带孙生活,感受着酸甜苦辣,若仅仅是照顾孙子,伺候这个小家庭也就无可厚非,毕竟我才50多岁。然而,每个月的花费成了我头疼的问题。
曾以为孙子上了幼儿园,奶粉费用会减少,但是孙子的学费和各种兴趣班的费用比每月的奶粉开支还多。老公后来每个月只能转给我元,勉强勉力维持着我们的生计。
我曾尝试着让儿子每月贴补一些生活费,但每次说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原因是儿媳经常埋怨儿子挣得太少!如果我再强调儿子应该负担一些开销,这只会让家庭更加不宁静。想想还是不说为好,只要他们不吵不闹,一家人和睦相处,我和老公再为此出钱出力也是心甘情愿的。
幸好孙子上小学后,学校时间增多,而且离家也不远。我只需几步之遥就能将他送到学校,相比过去,我轻松了很多。有时候完成家务后,我甚至会和小区邻居们一起去跳跳广场舞。我甚至考虑让老公也来和儿子一家住,因为在孙子身边6年,我已经无法割舍对他的依恋。
没想到,孙子刚上学一个学期,儿媳却在我面前提到她父母已经退休,目前在家没什么事情可做,她们很想念外孙子,经常想着过来看看。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并没有深思疑虑,认为姥姥想念外孙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他们只有儿媳这一个女儿,退休后想来看外孙子理所当然。
我心大,对儿媳说:“让他们来吧,家里正好有一个多余的房间,让她们也过来住几天,好好逛逛,我和亲家也好久没见了,我们也聚一聚。”儿媳笑了笑,没有说话。
不久后的一天,儿媳用温柔的语气对我说:“妈,现在浩浩上小学了,家里也没那么忙了,要不你就回老家吧。这些年辛苦你了,回家好好休息休息,我爸不是早就想让你回去照顾他吗?”
儿媳这番表达听起来虽然通情达理,却让我突然感到有些心寒。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这样说。
我还清晰地记得老公上次手术,我只在家呆了几天,儿媳就急着要我回去。当时完全没有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更谈不上如此温柔地劝我回去和老公团聚。这才过去三年,儿媳就变得如此孝顺,我应该感到感动才对啊!
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我并不糊涂。她这明明是不想让我在她家住了。我终于明白了儿媳之前说的那些话了,原来并不是姥姥想来看外孙子,而是儿媳想让她爸妈来这里长住,而我就是多余的那一个。
她也并不是心疼我累垮了身体,而是孙子也大了,照顾起来也轻松了。所以我的作用已经不大了。不但如此,她可能还有点嫌弃我碍手碍脚,想着让我赶紧回老家,给她父母腾地方。
明白了这一点,虽然心情很沉重,但过后一想,觉得儿媳的这个决定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走了之后,不用再伺候他们一家吃喝了。更重要的是我再也不用每月贴补多的生活费了。
想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果然,在我回老家的第三天,儿媳就亲自接来了她的父母。当然,在我离开后,我对儿子一家的所有补贴也就宣告结束了。
生活中一下子减少了多的支持,儿媳原以为我离开后还会每月给她汇钱。但一直等到月底,她都没有收到我的汇款。于是,她催促儿子让我给他们转钱,还向他各种抱怨。
这时,我心头涌上一阵悲凉。没想到我离开了还被期望着我的补贴。我再也不想当那个老好人婆婆了,于是毫不含糊地告诉儿子:“我在你们家当了7年的免费保姆,带了6年的孙子。我不仅出钱出力,带去的钱早就花完了。后来都是你爸每月给我转钱。你爸以后也不再给你们还房贷了。我们老了,也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
儿子说:“那我们以后该怎么办?房贷再加上每月的开支,我们挣的钱根本不够。现在岳父母又在我们这里住着,家里一下子多了两口人,花费更大了。”
我说:“你岳父母都退休了,那就让她们的退休金支持你们吧。”
儿子说:“她们一分钱也不肯拿出来,就知道享受。在这里除了做做饭接送一下浩浩,什么也不干了。买菜的钱都给她女儿要。现在媳妇也不想让她爸妈在这住了。”
我默不作声。这就是我养的好儿子,简直和他媳妇一个样,都认为父母帮衬是理所当然的。
不再出钱后,我们发现生活变得轻松了许多。老伴每月挣的钱,我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了。老伴说他再跑几年车就不干了,想攒一笔养老钱陪我好好享受生活。
没想到我刚回老家不到三个月,儿媳就带着孙子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些吃的喝的,说是我在老家她不放心,就过来看看我。孙子也想我了,整天闹着要奶奶送他上学。
说实话,我确实想念小孙子,但我决定不再回去了。儿媳见我没有回去的意思,就冠冕堂皇地说:“妈,我们接你回去吧,这次把我爸也带上,这样你们就不用分开了。而且孩子习惯了你的照顾,也离不开你啊!”
对于儿媳的说辞,我只是淡然一笑,告诉她:“我已经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你还是让你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吧!”
见我真的放手了,儿媳反而紧张了,一直在找各种理由请我过去,但我坚决拒绝了。
因为我明白儿媳不是离不开我,而是离不开我的钱。她父母虽然有退休金,但加在一起也只有多块,如果都补贴给他们,还是一分钱不剩,不够用。现在儿子儿媳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才想起我的好。
我已经看透了儿子儿媳,如果我回去,继续贴补下去,以后我们老了,不能出力也不能出钱了,就会被抛弃,对于她们来说,谁对她们的利益更大,谁才是她们的父母。
心已经冷了,我终于明白,与其期望别人养老,还不如靠自己。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保重好身体,和老伴守住自己的老家,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毕竟,自己口袋里有钱胜过期待任何人。你们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lff/1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