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或许会让人触目惊心。
01
恶意
来自古城区的00后姑娘和利莹从小就是个胖女孩。
她不是饮食作息不良引发的,而是病理性的肥胖。和利莹从小体质很差,做仰卧起坐用点力就容易流鼻血。因此吃了不少增强体质的药物,导致身体开始迅速发胖。中学的时候,她的体重甚至达到了多斤。
身体上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性格开朗的和利莹,让她越发沉默寡言的是来自周围的恶意。第一次明白恶意是在小学。
和利莹被抽起来回答问题,私底下板凳被同学偷偷抽走,当老师请她坐下时,毫不知情的她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全班哄堂大笑。“我当时特别难过,因为我在哭的时候,老师在笑。”小小的一个恶作剧,令原本就有些自卑的和利莹更加没有勇气抬头。
期末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同学被老师安排站在操场上排练队形。因为个子比同龄人高,和利莹被安排站在最后排。这时,其他班老师随口的一句话让她感觉如芒在背。
“他站在我面前,用很多人都听得到的声音说‘挑些五行健全的人嘛!’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他的眼神,很冷很不屑。对当时还是孩童的我来说,就像把我衣服扒光,然后丢在别人面前,感觉到非常委屈。”她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周围人的目光像刀子,一把把扎在她的心上。
恶意在孩童间开始蔓延。带着侮辱性的绰号、吃饭时莫名其妙的巴掌、走在路上砸过来的石头、无意间被锁在教室里的下午、放学时被堵在厕所、烫在手上的烟头……“零零碎碎,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和利莹几近哽咽。
她想不明白,自己没有招惹任何人,为何还是会有人不断地变着花样欺负她。“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男孩智力有点问题,有一个是腿脚不太好,然后我们三个就经常被欺负。”
排斥、孤立、欺负……那些恶意或无意的行为说起来都是些细碎的事,却足以让还没成年的孩子心生恐惧。
为什么不反抗?
“我的性格就是唯唯诺诺的,被欺负了也不敢告诉别人,当时觉得没有一个人是好的,更不敢告诉父母,怕告诉父母他们会担心,会觉得说了也没有用,就是有点病态,也不会反抗。”
02
低谷
“朋友几个出去玩,他们想的是要不要带上我,因为他们说的不是‘我们走吧’,而是‘我们带上你吧’,好像我一直放在被选择的这么一个状况中。其实我很和善,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和利莹的性格越来越内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不敢跟老师提要调座位;做阑尾炎手术出了院,老师要求跳绳训练也不敢拒绝,直到伤口裂开才忍着疼痛请了假……
原本学习还不错的和利莹成绩开始直线下降,中学时还在重点班,到最后却连高中也没有考上。她经历了辍学,最终念了职校。
一连串的事情发生,让本是花季的和利莹陷入了抑郁。“整晚整晚不敢睡,一关灯就觉得有人会来害我,严重的时候都不敢跟人交流,情绪非常差,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有点垮。”
不断地自我怀疑与否定,是困在低谷的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觉得自己不好,哪里都不好。”
还好有写作。被欺负得狠了她会写,难受得不行了她也会写,“就像一个宣泄口,我终于找到了倾诉的渠道。”
从中学开始,和利莹开始大量阅读。她读泰戈尔和叶芝的诗,读着读着就开始尝试自己创作。痛苦的经历滋养了她的文字,与年龄不相匹配的成熟让她的诗读起来尤为沧桑。
有专业的写作老师开始注意她,并给予她建议,让她不要放弃,继续坚持下去;有人推荐她参加当地的作家培训班,认识更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她的作品被发表在报纸上、杂志上,也被相关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kxyy/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