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至7日,年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周,我们一行5人组成的拍摄小组,驱车行程多公里,先后对九连kV变电站的运行工人和东乌珠穆沁供电分局的边防哨所通电人员进行了采访报道。
北风卷地白草折。茫茫雪原、瑟瑟寒风,深入锡林郭勒草原腹地采访,严寒和白毛风让我们的身体切实感到什么叫“冻透”;而在滴水成冰、数九寒天中仍坚守岗位的电业工人却着实让我们感到蒙电人忠诚敬业的责任与坚守。在采访的四天里,我们一点一点地被感动着,爱的潮水,在我们温暖的心房肆意放纵奔流着。“责任、服务、奉献”这六个字是我们四天来最深切的感悟。从最一线、最基层的普普通通的电力职工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和美丽宽广的胸怀!
责任
书写蒙电人的赤胆忠诚
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是重要的动力支撑。横亘内蒙古版图的蒙西电网是由一个个不同电压等级的枢纽变电站链接组成。变电站星罗棋布,点多、线长、面广更是锡林郭勒电网的特点。我们采访的九连kV变电站极具代表性,它是蒙西电网和锡林郭勒电网最东北端的一座变电站,年9月投运,担负着电影“狼图腾”拍摄地天堂草原乌拉盖开发区的工、农、牧业的用电任务。变电站地处偏远,与乌拉盖和霍林河均相距较远,一年三个季度处于恶劣天气的环境下,冬季大雪经常封路、封站,为保证正常交接班,属地供电局经常出动铲车帮助清雪通路。该地区处于手机通讯信号的薄弱地区,与外界沟通较为困难,值班员清一色的是男爷们,且大多数是近几年各专业院校,新毕业的学生,平均年龄30岁。
变电站的安全是坚强电网的基础。年,为把安全文化落实到最基层,锡林郭勒电业局开展了“幸福企业·人文化变电站”建设项目,九连kV变电站就是其中的一个示范点。
1月4日,正是站内值班员交接班的日子,我们一行的到来给九连变电站添了很多“人气”。苏凤鹏站长把风尘仆仆的我们迎进变电站,值班员们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问好。早上9点,是规定的交接班开始时间,交接班人员已提前做好了交接班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家严格按照交接班工作流程,将各项工作顺利交接完毕。交接完毕,两班人员需要共同到设备区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巡视检查。
此时已近早上10点,但是气温非常低。尽管穿戴好了苏站长给我们准备的军大衣和棉安全帽,可是一出屋,零下30度的气温还是立马给了我们个下马威。我们跟着值班员在设备区巡视不到5分钟,感觉整个人就被冻透了。不一会儿,摄影机也冻得“罢工”了。
单调、枯燥是变电站运行岗位的特点。一天三次的例行巡视,每逢节日、特殊气候条件下还要开展重点巡视和特殊巡视。在岗1分钟安全60秒,是九连站值班员的安全行为准则。大家带着“责任和任务”去进行每一次巡视,因为有着责任,深怕忽视任何细小的隐患;因为带着查找隐患的任务,所以每一次巡视都会精神高度集中,值班员已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领。据管理处的负责人介绍,九连站运行以来,值班员因巡视认真负责到位,先后发现大、小隐患30多处,其中有两项获得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一等奖,避免了电网事故的发生。
采访期间,我们参加了站内的两次设备巡视。下午3点,站内突然刮起了白毛风,风力在六级以上。在屋内能听到白毛风吹得屋外铁皮咚咚作响的声音。向屋外看,白茫茫一片,已经看不到变电站四周的围墙。当班人员王浩臣和魏鹏栋换好衣服又开始了一次特殊巡视。一出屋,刺骨的白毛风就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冷风噎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这时室外气温已经是零下32度。脸冻得发紫,鼻涕和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看到我们这个样子,苏站长告诉我们:“今天的天算是好天,冬天晚上的巡视他们遇到过零下42度的极低温天气,那才真是风如刀割!”
“最怕下雪了”说起变电站的困难,苏凤鹏站长告诉我们。一下雪,值班员的交接班就成了问题。前段日子,锡林郭勒地区普降大雪,高速路封闭,班车不通,出租车不安全,值班员没法正常交接班。大家从锡林浩特市坐长途车,公里大概要6、7个小时才能到站里。碰上冰雪天,走上10多个小时的时候也经常有,这也是变电站不要女生的原因。怕下雪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站内积雪严重,清除积雪成为最耗神耗力的事情。站内积雪刚清理完,第二天早上,吹了一夜的白毛风让前一天的劳动成果荡然无存。苏站长给我们看了年站内的积雪状况,北风吹得积雪跟院墙齐高,值班员踩在厚厚的雪砖上清理端子箱。为保证巡视安全距离,值班员趴在雪地上巡视。清雪成为变电管理处的一件大事,管理处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路途远、站址偏,外雇人员嫌活重没人乐意干。前几天他们先后雇了三拨人,在值班员的帮助下才把变电站的积雪清理干净。清理不到一周,一夜之间白毛风刮得九连站内设备区的积雪又有20厘米的厚度了。“我们站虽然偏,但空气好,没有雾霾,铲雪也挺有乐趣,不花钱就健身了”年参加工作,家是的门海健乐呵呵地告诉我们。
人人都是安全主角,人人都是厨房达人。这是对九连变电站的又一认识。我们参加了站里年第七期“安全课堂”活动。活动由“静心”、“学案例”、“讲故事”、“送理念”、“送警示”等五个环节组成。“安全课堂”上,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值班员魏鹏栋成了主持人,年出生的新员工肖天琦成了安全故事讲述人。年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的董柏松谈起杜绝安全违章井井有条。年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的张小喜虽不善言辞,但电脑方面却是高手。安全讲堂PPT制作得很有专业水准。变电站的值班员从确定安全主题到准备素材再到开展安全讲堂活动,每一个环节大家都是主角,真正做到了人人组织,人人参与,真正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截止到年1月10日,九连kV变电站已经安全运行天。
变电站就是幸福的家。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岗位把九连变电站的小伙子们培养出了一个个厨房达人。小伙子们在厨房里利落地切肉切菜,一会一个凉拌菜,一会一个大炖菜,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彻底俘虏了我们的味蕾。苏站长告诉我们,每个值班员都会做菜,新员工来了不到一个月就能下厨了。逢年过节,大家贴春联、挂灯笼,炖鱼、炖鸡,包饺子,红红火火过大年,变电站就是一个团圆的家。这个“家”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河南的,有吉林的、广西的,有通辽、包头和赤峰的,有蒙古族还有瑶族的,大家生活习性、口音不同,但相同的工作让大家有缘聚在了九连。前几年,站内手机信号不好,年三十大家没法给家人问好。苏站长就开车拉着大家分批次地去信号好的地方。为让这些年轻人留住心、稳住心,管理处和苏站长想了不少暖人心的好点子。自从年7月担任九连站的站长,今年42岁的苏凤鹏已经连着两个春节没有回家过节了,说起年的春节,他又有了新打算……
幸福的大家庭
服务
彰显蒙电人的勇于担当
电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守望相助,为打造北疆安全屏障的边防连队哨所通网电成为了寒冬腊月锡林郭勒电业局东乌珠穆沁供电分局紧锣密鼓实施的重要工程。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草原上施工,安全隐患多、交通不便、材料不好运输,真是太难了。
“50公里的草原路开车走了10个小时”,这不是夸张,是元旦前东乌珠穆沁供电分局秦志勇局长经历的一件事情。惦记着通电工程的安全,每隔一天,供电局的领导就会赶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为大家鼓劲加油。早晨出发的时候,天气晴朗,不料走了没一会,草原上飘起了雪,刮上了白毛风。车行驶在去边防哨所通电工程的路上,如同汪洋中漂浮的一只船。艰难行驶了没一会,车就陷在积雪里。秦局长和司机一人一把铁锹铲雪,不一会就冻僵了,赶紧到车里暖和暖和,一会再下车铲雪,来回数次,身上的雪化了冻、冻了化,几个回合,身上的衣服成了“盔甲”,再也化不开了。最后是边防哨所的拖拉机开路,才到达了施工现场。
1月6日早8点,我们在供电局秦志勇局长和赵恒秀书记的带领下驱车赶往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边防哨所通网电工程施工现场。东乌哨所通网电施工现场距东乌供电分局所在地多公里。边防哨所位于东乌旗北侧,与蒙古国接壤的边境线上。入冬以来连降大雪,草原上除了一条若隐若现的沙石路外,白茫茫一片。车行驶到据施工点20公里处,我们乘坐的现代越野车开始“露怯”,停下来。秦局长急忙从施工点调来皮卡车,我们换乘皮卡车一路颠簸,在根本就没有路的雪原上艰难前行。下午1点30分,终于艰难地赶到现场。到了现场,开车的师傅已是一身大汗。东乌供电分局电力施工队员们正在为哨所通电路过的一户牧民家通电。这里的气候条件比九连变电站还要恶劣,车内和室外的温度相差50多度!施工人员穿着厚重的装备,只露着眼睛和鼻子,帽子周围和面罩上全是哈气凝结的冰霜。为了圆满完成边防哨所通网电任务,他们每天要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工作5个多小时。
“保证完成任务,把网电通到边防哨所”是电力施工队的庄严承诺。为保证施工进度,避免把时间耗费在路上,大家搭建了临时板房居住,没有饮用水就化雪烧水做饭。为了利用有效的施工时间,大家渴了就抓一把雪解渴,饿了吃一口面包和火腿肠,一个个脸都冻得黑紫。爬杆作业大家是轮流着上,这一拨人冻透之前,赶紧下一拨替换下来,大家在皮卡车里轮番取暖。
“阿玛勒唔乖、阿玛勒唔乖”通网电牧户毕力格巴特尔见到我们,连说了电力施工队员的“不容易”。明天家里就能通上网电,喜悦洋溢在他憨厚的脸上,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取暖。秦局长用熟练的蒙语和毕力格巴特尔对话,我们一打听,才知他是满族。“领导就是服务”,秦局长笑着告诉我们,通电工程途径草原牧户家,为方便开展工作,他们都掌握了简单的蒙语对话,和草原上的牧户都建立了这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要在零下30几度的极寒草原架设10千伏线路.97公里,为6个连队的9个边防哨所及沿途44户牧户通上网电,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量让我们采访组一行有了很深的感慨和震撼!为了让边防哨所早日通电,供电局出动了三支施工队44人,施工机械17台,即使是元旦休息期间,即使是有人感冒发烧,大家轻伤不下火线,没有一人退下施工现场,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品质呀!“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我们一定在1月19日前完成9个边防哨所的通网电任务!”当东乌珠穆沁供电分局光达电力安装有限公司经理袁贵新坚定地告诉我们时,我们由衷为他们加油,为他们点赞,他们是最可爱的蒙电人!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奉献传承蒙电人的高尚精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四天的采访虽然短暂,但接触过的电业职工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也许他们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们默默地坚守和奉献让平凡的岗位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就在九连变电站,我们一到站,就听说了苏凤鹏站长急性阑尾炎发作的故事。年12月28日中午,苏站长突然开始胃痛得厉害。到了下午,苏站长开始呕吐,一量体温35.5度,低温发烧状态。挺到半夜,苏站长病况越来越厉害,值班员们硬是“逼”着苏站长,把他送到距离九连站28医院。医院,化验血项,诊断是急性阑尾炎,马上输液,液体一直输到早晨。医院给出马上手术的建议。输了几瓶液后,苏站长感觉身体好转,考虑到元旦期间的变电站保电工作,他第二天又回到了站里。
“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大家都不容易!像我们站祁宝杰师傅,是站里最老的师傅,年九连站投运,他就在站里。工作认真负责,带出了好几拨新员工了。虽然长期在运行岗位工作,但从不抱怨,浑身充满正能量!年变电运行专业参加内蒙古电力公司普考,50多岁的他没日没夜地复习,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获得锡林郭勒电业局年“学习标兵”!”说起变电站的11名职工的性格和特点,苏站长如数家珍。一年天,苏站长至少有天是在站里和值班员们在一起。“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老师傅带新徒弟,新员工帮助老师傅玩转电脑和宁夏白癜风医院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zjc/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