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文学第期百年荣耀中国共产党

百年荣耀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第七期刊首寄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刚刚战胜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又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中国,在世界的版图上是个耀眼的星标。原因在于她曾经是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弱者,但是,这一切因一百年前的那一天而改变。那是个平静的一天!一个平静的小湖、一艘红色的小船、十数位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共同扬起一面鲜红的旗帜!一个英明的政党诞生了!从此,皓首穷经,筚路蓝缕,历经苦难,铸就辉煌,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创造了一个人类史上不朽的神话,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强盛的国家。

值此建党百年的光辉时刻,桑榆人早已是激情荡漾,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歌颂。桑榆文学社是以离退休老干部及老知识分子为主的一个文学团体,二百多人的社团仅党员就占了一百多人。中国共产党不仅缔造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也塑造了无数个优秀的个体。对此,桑榆人有自己的解读方式。《百年荣耀》栏目的开启,是桑榆人为我们伟大的党献上的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

桑榆文学临时党支部

桑榆文学社委会

桑榆文学编辑部

—征文选编—我的入党故事

孙锡佩

我是年10月,被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没有预备期。算来已50年了。今年88岁的我,有幸赶上举国隆重欢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的重要历史节点,甚感欣慰!一种感恩情怀淹没了我。不由想起蹉跎岁月中,那些与我入党故事息息相关的往事。

我生于年已沦陷的东北农村。幼年丧母!童年丧父!与祖母相依为命。本已家贫如洗,父亲去世则雪上加霜。很快就有人上门来买我做童养媳,奶奶断然拒绝说“要饿死就全家人死在一起,再穷也不能卖孩子”悲怆的诤言令我难忘!

一九四七年家乡解放了,穷人翻身了。从此在我懵懂的心灵里,萌生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敬畏热爱依恋的情愫。

年2医院工作。才知道共产党员就在身边。他(她)们思想工作的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给我很多启示。在他(她)们的热情帮助下,我的阶级觉悟也不断提高,当年就加入了共青团。工作学习中党团员就是我的榜样。不久我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没料到被父母传染的肺结核病重,像父亲一样大咳血,命悬一线,生命垂危!医院党组织关怀备至,当即收住院抢救治疗。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回想父母韶华之年都死于日寇侵华的旧社会。

而我是何等幸运!共产党毛主席挽救了我生命。培养教育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由于领导信任,在医院共青团支部书记,院务委员会常委。

一九六九年底,响应党的号召,走五七道路带全家到吉林省集安县大路公社插队落户。当年这是很贫困的山区,尤其缺医少药。我被分配到大路公社卫生院,做一名医生为百姓服务。

这里农民多在山上劳作,外伤、蛇咬伤常见。必须掌握多方面医疗技能。

尤其遇到急,重,危患者,对我更是极大考验!中专医学水平毕竟有限,这里又没有学术研讨等学习机会。只能靠自己边实践边学习。面对诸多困难我想只要秉承敬业精神,把患者当亲人对待,全心全意地为百姓服务,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带的几本医学书籍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上班不久接诊一名蛇咬伤男患伴发热。毕业多年也没见过蛇咬伤?面对患者有点束手无策?冷静思考后,把咬伤肢体近端扎紧,阻止毒素快速进入血流,远端做套式封闭,再做试敏打青霉素控制感染,口服蛇咬伤药…观察治疗直至痊愈。再遇到蛇咬伤患者就不那么紧张了。有一次一位农民,一只脚从脚底扎进一根“扫条”从脚背串出来!他带着“扫条”来就医,一看就特揪心!我和另一名医生,十分细心地把“扫条”取出来,止血精心清理创口包扎,经过数日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痊愈。也常遇到牙科和其他疾病,都是在边做边学中完成,乃实践出真知。

医院规定女医生不出诊。

我却遇到一位从古马岭来的女人,说男人病重恳求医生出诊。据说古马岭离公社卫生院18里山路,在深山老林中。我见她心急如焚,只好跟她走了。当时8岁女儿还在学校,没有电话告诉她,我背着药箱心里忐忑不安,急匆匆地走在山路上,一路又趟水过大小十二道河,才走到这个小茅屋。初诊是阑尾炎,只能先观察病情,于是抗感染加对症治疗。没想到家属怕病重非要我住下?我很担心女儿,他父亲被抽到县城搞运动,离家里的盘山道,即使他知道也回不来。又考虑病人,无奈就住下来了。这个小土屋,疯狂的跳蚤加上心中有事,一夜没能入睡。患者一夜还很安静,看来保守治疗没问题。次日交代好家属才送我回来。邻居说:孩子放学一个人在家,天黑了不敢进屋坐在门外哭,她给领回家。听后即感动!又后怕,家就在路边,幸好没遇到坏人。

夜诊也是常事,为百姓服务是不分昼夜的。夜间常有病家来敲窗敲门接大夫,我已记不清多少次遇到什么样的病人了。只记得有一次一位离家十多里山路的农民,半夜带着大队书记的条子,让我去给他老婆接产,紧要关头我背起出生四个月的儿子,随家属去了。好在是正常产,天亮前婴儿安全出生。处置完毕,家属端来热腾腾的小米水饭煮鸡蛋。按理说小孩哺乳期,应该吃点东西以补一夜的体力消耗。想到老乡很困难,还是留给产妇吃吧,我婉言谢绝家属才把我送回来。

当我患急性阑尾炎术前量体重,才惊呀的发现体重由原来的斤降到97斤。1.64m的我没因此消极。术后短时间休息又继续工作。孕期直到分娩没休息过。(公休日除外)产假56天刚满就上班了。提前请保姆照顾孩子,按月付薪。

每当极度疲惫时,想到病人对医生那期盼的目光和感激之情,就无怨无悔这辛苦而又拼尽全力的每一天了。经漫长岁月的考验!终于在年10月28日被历练成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年底我带着党员的光荣使命被调返城。医院依然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期间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退休初期被返聘。后在老年大学学习至今。

插队山村有我党旗下的誓言,有我扯不断的医患情缘,我怀念这里,渴望再回去看看?拜谢我的入党介绍人,见见那些淳朴善良的党员和乡亲们。于是四十一年后的一个秋天,女儿女婿自驾车陪77岁的我,从长春出发,重返集安市大路公社——我的第二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山乡的巨大变化令我一路惊喜!回想初来时从集安县到大路公社里盘山道,公共汽车走了四个小时,切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我晕车吐的一塌糊涂。现在从集安市到各乡镇都修了新公路,一个多小时安全到达大路公社。但我已找不到原来的家了?

我那路边的茅草房已被一排排的红瓦白墙新民居所代替。

当我见到恰值百岁的邻居大娘和她的家人,我们都兴奋极了!老人家思维敏捷行走自如,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恩人来了……”我很诧异?她儿媳说“当年她小儿子患重病,是你给救活了!我妈总是念念不忘”听后非常感动!为百姓做一点好事,他们都深深地记在心中。

回乡小住,亲眼所见乡亲们开拓进取创业致富,家家都很富有。遗憾的是想见的老一辈人大都不在人世,个别活着的也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心情很沉重!再看看我曾工作过的卫生院?在原址重建,诊室设备一应俱全。令我欣喜!为改革开放后山村的新变化兴奋不已!

年长春电视台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国庆征文。我的《山乡富饶中国梦》一文,获一等奖!受到长春电视台嘉奖!并播报了获奖文章!红彤彤的大荣誉证书也给长春市老年大学增光添彩!给我所在现代文写作班张铁慧老师和同学们带来惊喜!那期《长春老年教育》以我的照片为封面刊载了获奖文章及叶淑华同学点赞佳作。班级以班长吕松筠为首的同学们也以联欢会的形式予以祝贺!电视台、学校、同学们给予我极大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我感恩党给予我米寿晚年!感谢党的培养教育!感谢党给予我美好的今天。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没有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没有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以惊人奇迹崛起的祖国,深感荣耀骄傲与自豪!为百寿锤镰欢呼致禧!

年1月写于海南

作者简介

孙锡佩:年入党,杏林仁者,悬壶高士;一生酷爱文学创作和诗词歌赋。退休后,曾在吉林省、长春市老年大学学习。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桑榆文学社最资深会员!曾获长春电视台国庆征文一等奖。

—征文选编—五律?瞻仰红船

(新韵)

——纪念建党百周年

巩耀华

红船浮重任,黑夜亮灯明。

志士同舟度,仁人执手行。

初心彰主义,使命济苍生。

风雨云天外,东方旭日升。

作者简介

巩耀华,笔名:碧水渔者。吉林省双辽市诗词学会首任会长,现为双辽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双辽市诗词学会会刊《辽水歌吟》顾问,双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吉林省诗词学会理事,四平市诗词学会艺术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原创群《诗海扬帆》微刊主编。喜欢文学,研习篆刻。格律诗词、散文及纪实小说等作品多在省内外诗刊、报刊发表,有作品获省内外奖项。

—征文启事—“在党旗照耀下”——东北三省群众文学创作大赛暨第十届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征文大赛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时刻,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在这伟大的日子里,东北三省文学创作者满怀激情,用手中的笔,讴歌新时代,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区域文化联动机制建设,为广大东北三省文学爱好者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将与沈阳市群众艺术馆、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共同举办“在党旗照耀下”为主题的东北三省群众文学创作大赛暨第十届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在党旗照耀下

二、主办单位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

沈阳市群众艺术馆

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

三、活动内容

1、作品征集:通过网站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zjc/12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