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现在孩子肚里还有寄生虫吗

有一种寄生虫病不容忽视!

对于目前已经成为父母的70、80、90后来说,对寄生虫病的印象估计一点儿都不陌生吧,几乎人人都会感染的蛔虫成为童年记忆中的噩梦之一,而甜甜的“宝塔糖”则给当时恐惧的我们一丝安慰。

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现在似乎很少见到这些肠道寄生虫病,我们还在为孩子不再经受肚肚里长虫子的恐惧而欣慰时,岂不知有一种叫蛲虫的寄生虫在孩子中的感染情况已不容忽视!

年11月份,我市抽取9所农村幼托机构,对将近名3-4岁的孩子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显示,蛲虫平均感染率约为16%,也就是说这名孩子中将近名感染有蛲虫!这么高的感染率是不是已经超乎您的想象?但为什么这么高的感染率大家都感觉不到呢?这是因为蛲虫的个头比较小(成虫大约只有1厘米长,而蛔虫成虫长约30厘米),加之感染蛲虫的症状不特异,因此往往被我们忽视。为了避免让蛲虫这种寄生虫病成为我们孩子的童年噩梦,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它!

蛲虫形态

蛲虫病是蛲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的疾病。蛲虫的虫体很小,呈乳白色,类似我们在家里做针线活时从旧衣服上拆下来的小线头,故俗称其为“线头虫”。

症状

1.肛周瘙痒。蛲虫雌虫常在患者熟睡时,从寄生部位移行到肛门周围蠕动产卵,引起肛周瘙痒。

2.儿童会出现睡眠不安、夜惊、磨牙、食欲减退、消瘦等。

3.异位寄生可引起蛲虫性阑尾炎、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

传染源

蛲虫病的传染源是被感染蛲虫病的患者。蛲虫病常在儿童聚集的托幼机构和家庭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传播途径及易感者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蛲虫,但以儿童感染率较高。因蛲虫常于午夜爬出肛门在肛周产卵,发育期又短,儿童极易通过肛门-手-口方式自身重复感染。另外,虫卵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口或整理床铺时吸入含虫卵的空气都可以使蛲虫轻松进入人体。

防治建议

托幼机构:

1、禁穿开档裤。严格禁止孩子在幼儿园或儿童游乐场地穿开裆裤。

2、勤洗手、勤剪指甲。要求孩子要做到饭前便后、游玩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手、咬指甲。

3、勤换洗、勤消毒。要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棉被床单等寝具可经常置于阳光下曝晒以杀死虫卵,使用吸尘器清理地板以清除虫卵;及时为桌椅、游乐场地进行消毒。

感染者及家庭:

1、在医生的指导下,驱虫药单剂量服用1次后,2周后需重复服药一次。

2、家庭中超过1个感染者或有重复感染,所有家庭成员都应同时进行治疗。

3、感染者应在早晨洗澡(没时间的话至少得洗屁股),并更换内衣和床单被罩,更换时应避免大幅抖动将虫卵污染周围环境,洗涤时应用热水烫洗或加热烘干以杀死可能携带的虫卵。

4、感染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如:在吃东西和准备食物前应认真洗手,勤剪指甲,不抓挠肛周部位,不咬指甲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zjc/1133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