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胃不舒服
在网上一查症状,吓了一跳,
以为自己是得了胃溃疡,
一个星期都无精打采。
上腹疼、黑便、嗳气、恶心干呕
每一个症状都对应着胃溃疡,
医院找医生
进入诊室,医生问:
拿到检查报告,直奔医生
医生看了看说
但跟我讲这件事的时候
她的内心依然在打鼓:
“这个医生从就诊到确诊
就说了这3句话
是不是太草率了?
而且我的胃没病
可为啥早上起来还干呕呢?”
但你要是看中医,就又不一样了
望闻问切,嘘寒问暖。
姑娘,伸出你的舌头看看?
哪里不舒服呀,这里吗?
最近有没有吃凉的?
有没有吃辣的呀?
痰多吗?
大便什么颜色?
恶心呕吐吗?
最后得出结论
“你这是体内湿寒呀”。
然后就给你配祛湿驱寒的药。
也许就有人疑惑了
西医靠仪器,中医靠感觉
那中医诊断会不会不靠谱?
这也不一定,各有利弊。
西医的检查是病变的结果检查,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心闷、
头痛全身不舒服
以为自己得了大病
医院却什么也检查不出来
等身体已经有癌细胞了
才确诊得癌症的原因。
但西医有个非常大的好处,
就是快,这是中医无法比的。
今天你胃疼了
吃一片儿西药,立马不疼了。
过几天又疼了,
没关系,再吃一片,又不疼了。
但中医做不到。
中医只能是,给你配几副中药,
或是给你做几天针灸,来温中和胃。
然后告诉你,
“坚持吃药,加以食疗”。
这就是中医的好处,虽说慢,
但对于慢性病来说却能根除。
有一位美国记者来华
不巧突发阑尾炎
医院做了手术
手术本身很成功,
但术后肠胀气解决不了,
最后是针灸给解决的。
所以说,
中医西医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看病就要取长补短。
西医能看好病就选西医,
中医能看好的病就用中医。
现在很多人加班熬夜
饮食不规律,都会有少许肠胃不适
现代医学上的急慢性胃炎
消化系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引起的胃脘疼痛,
其实均属于中医的“胃痛”范畴。
那平时对胃如何调养护理呢?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组穴位经常用隐形针灸贴敷,效果很好哦!
第一组:缓解虚寒型胃痛
如果你伴有按压时胃痛减轻,
食欲下降、神疲乏力、
手脚冰凉、大便溏写等症状,
则属于虚证型胃痛,
与脾胃虚寒有关。
可贴敷按揉以下穴位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可以调理气机;
胃俞穴和脾俞穴可以和胃健脾;
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理气止痛。
第二组:缓解肝郁受寒型胃痛
如果你有发病急,
胃部怕冷,遇热疼痛缓解,
心烦易怒,按时疼痛加重,
饭后胃痛加重、
呕血、呕吐等症状,
则为实证型胃痛。
与脾胃受寒、饮食不节,
淤血停滞有关。
可按揉以下穴位
内关穴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天枢和足三里调理脾胃,理气止痛。
如果你最近胃不舒服
不妨贴敷这几个穴位缓解一下
脾胃其他疾病
.溏泻
大肠经:偏历。
肺经:太渊。
脾经:地机、三阴交、阴陵泉。
肝经:太冲。
任脉:神阙。
2.餐泻、食泻
大肠经:下廉、上廉。
胃经:上巨虚。
脾经:阴陵泉、三阴交。
膀胱经:肝俞、会阳。
肝经:太冲。
3.暴泻、洞泻
大肠经:三间。
脾经:大都、太白、隐白、阴陵泉。
膀胱经:肾俞。
肾经:然谷。
肝经:章门。
督脉:长强。
4.噎膈
肺经:中府。
胃经:乳根。
膀胱经:神堂、意舍。
任脉:膻中、阴交。
5.脱肛
胃经:气街。
膀胱经:大肠俞。
肾经:横骨。
任脉:神阙、鸠尾。
督脉:百会、长强、脊中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lff/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