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图书馆书橱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我偶然发现一本泛黄的书籍,鲜有人手翻阅的痕迹。“住院医生”这几个字可能是我拿起它的原因,但是“日记”二字,于我显然更具吸引力。
对普通人甚至医学生来说,医院很神秘、医生很神秘,连治疗都不是我们能够琢磨清楚的。那么或许,《住院医生日记》能帮助我们揭开这“冰冷”的面纱,使我们更用心感受这个角色的每份思考与情绪。
毕竟,每位医学工作者都是从那过来的。
刚开始,我并不能十分读懂每篇日记中疾病的来龙去脉,但老实说,这一点不妨碍我去感受他们发奋图强的态度。
他们并不都是天才,其中还有些年轻作者差点酿成过错,但学习与检讨,正正才是青年医生们成长的资本,难得的是他们都做到了。别人不一定都能看到他们的汗水,但是进步却是值得每个人肯定的,这既令人感动又不由得肃然起敬。
今天DutchUncle很高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兼职教授、医院安宁疗护中心负责人、知名科普作家、健康时评作家、自媒体人,同时作为《住院医生日记》其中一位副主编的纪光伟老师接受采访,来和我们聊聊青年医生、医患等问题。
Q
A
DU
某个
的编辑
纪光伟
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知名科普作家
?关于《住院医生日记》?
DU
当初你们编纂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呢?
编辑这本书,是因为看到许多年轻医生在临床工作方面,都会遇到不少问题与考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就和丁香园联系,想出版一套住院医生日记,向群众讲述医生成长的过程。实际上这本书刚开始编辑时,我并没有参与。是后来看到了丁香园的征稿,我投了一些稿件,这些稿件得到了当时主编的认可,于是我收到了参与编书的邀请。我经历了编书三级跳,也就是从作者,到编委,再到副主编。
纪光伟
纪老师既是医生,也是一名热衷于文字的作者
DU
收到众多来稿后,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当时丁香园是在网上进行征稿的,当我们阅览了众多来稿之后,我们发现这些文字当中反映了以下几个情况。
第一,来稿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与医医院的级别有一定关系。第二,临床的病例千奇百变,许多病例是不典型的,不能所有问题都一律按照医学教科书上的知识处理。第三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在临床上应该仔细观察每一个病人的变化,因为即使是相同的疾病,我们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纪光伟
DU
你觉得医生们如此记录,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我觉得把经历记录下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对于我们后来的人都是有借鉴作用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知耻而后勇,有道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每一个临床医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过程。成功的例子大家都愿意谈,但在我看来,失败的例子或许更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多讨论误诊误治、临床治疗失败的病例,从中去学到前辈告诉我们的经验。
纪光伟
DU
“日记”这种载体,能够具体反映出什么?
应该说日记只是一种表现的形式。其实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病人,那么以日记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会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临床,并且有利于年轻医生去总结和反思。或许将来,我们还会有更好的形式去展示临床医生的工作。
纪光伟
?关于青年医生?
DU
每名临床医生都从那成长过来,能给我们说说你年轻时的一次深刻经历吗?
30年前,我28岁。那时我发现临床上阑尾炎的误诊率比较高,于是决定研究B超对诊断阑尾炎的效用。因为年轻,很多事情我还作不了主,对于一个“小屁孩”搞科研,自然是要遭到非议的,甚至遭遇阻力。一天晚上,我们收治了一个怀疑胃穿孔的病人,上级医生认为这个病人是胃穿孔,叫我做上腹部的切口。经过检查,我认为这个病人患的是阑尾炎,而且位置偏下。
纪光伟
听了我的话,上级医生表示怀疑,并“将”了我一军:“你敢不敢从你定位的地方进去,如果证实你是对的,我就服你了。”我得到上级医生的同意后,按照我定位的地方做了切口,发现阑尾就在切口下面,已经穿孔了。
因为定位准确,仅做了一个小切口就解决了问题,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损伤。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通过这些事情,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纪光伟
纪老师在做乳腺癌手术的照片
DU
当岗位职责的利益与你个人观念发生冲突时,你是怎么权衡利弊的?
在35年的临床工作当中,我觉得无论发生什么利益冲突,都应该首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知道,尽管卫生部门三令五申地说医生的收入不能够和业务挂钩,但是实际上每个医生的业务收入都难免与临床业绩扯上关系。在我的工作当中,我绝不会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自己的个人利益。
因此,我常常拿着较少甚至最少的奖金,却非常乐意尽责地完成临床工作,因为我觉得,当病人出院的时候,能由衷地跟你说一声谢谢,已经是对医生最大的鼓励了。
纪光伟
DU
你认为现在处于接班的年轻医生,更多地背负着哪些压力和责任?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临床医生,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表现在他们有着来自规培与考研,以及专业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压力。但尽管如此,现在临床医生的成长都相对比较缓慢,其原因有二。
第一,一些临床医生不爱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第二,临床医生的带教老师,他们由于经济上的考核压力,很少愿意放手,把自己的知识都交给年轻医生。因此“不想学”和“不愿教”这对矛盾,正是制约着临床医生成长的“绊脚石”。
纪光伟
DU
对还在求学的医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去“铸造”自己的本钱呢?
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很多人对学医望而却步,这势必就会造成临床医生的短缺或质量下降,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如果您“不幸”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觉得就应该站在行业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首先应该刻苦地学习。尽管会有非常优秀年轻的医生,但是也有一些年轻的临床医生,对于上级医生的提问,常常一问三不知;或者说这次不知道,老师讲解后,下次问同样的问题,仍然是不知道,这就说明有些医生并没有用心也没有用脑在做医生。
纪光伟
第二就是要善于培养临床思维。第三就是要吃苦耐劳。
现在的80后90后往往都是特宝儿,他们不大愿意吃苦。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时让下级医生做手术,但这些医生往往会以各种理由逃避手术。跟我们年轻的时候抢手术、等手术的场面是完全不同的。
纪光伟
?关于医患问题?
DU
你觉得当下医患矛盾背后的根本在哪里?
我觉得目前的医患矛盾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患者的期望值太高,我们都知道医学并不是完美的科学,它是在允许失败的基础上才有成功的。但人们认为,医院,就应该获得满意的结果,就应该不会死人,实际上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
第二,不良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些媒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哗众取宠而作出不公正、不符合事实的报道,极大的误导了百姓,医院,只要死人,一定就是医疗事故。
纪光伟
第三是管理部门的不作为。政府的医疗投入不够,加剧了医患矛盾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多次医改失败,让百姓丧失了对医改的信心。第四,医院的过度医疗和不正之风。医院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让本应属于公益事业的医疗工作变成了盈利的工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生进行过度医疗,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因此我们认为,今天的医患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是一个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纪光伟
医患应多加相互理解,出于责任,
医生也应该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DU
能给我们回忆一下你遇到的一次医患纠纷,并反思吗?
年11月25日,我被一个病人家属砍伤,这可能是全国第一例伤医案。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手机还是稀罕物,更谈不上网络了。
但这一起恶性案件却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全国五十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个案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想息事宁人,有人想颠倒黑白,我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
纪光伟
在这一关键时刻,《健康报》的记者陈炬,专程从北京赶到武汉,采访了这件事情。
但由于时间紧急,她并没有见到我本人。年1月10日,《健康报》就在显著的位置上,以《血染红包》为题,刊发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为医务人员伸张了正义,在最后处理这一事件上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凶手最后绳之以法,《健康报》是功不可没的。
纪光伟
DU
在遇到医闹或纠纷时,医生要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面对众多的事发突然的伤医案件,医生已然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因此,我们作为医生,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应该时刻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遇到无理取闹或有可能发生纠纷的病人,应该及时撤离,向医院通报、向警方报案。
其次,在临床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比较温和的语言,充分地去理解病人的心情;经常换位思考,体谅病人和痛苦与难处,从而避免激化矛盾。
如果你有良好的技术,那能够帮助准确的判断病情,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减少医闹发生的机会而一旦纠纷发生,应该通过正当手段和法律途径来解决,医院的压力,或是自己的恐惧而接受病人的不合理方案,要坚决地为自己讨回公道。
纪光伟
?关于医学科普?
DU
你觉得医学科普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医学科普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也是潜移默化的,它可以告诉人们怎样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可以给不同人群普及健康方面的知识。作为医生,通过自己临床的病例,分享各种科普文章,这对于提高医生自身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益的。
纪光伟
DU
支持你一直将科普文章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以前看到过很多人对科学知识一无所知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这让我感概良多,也让我产生了对科普的一种责任和信心。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纪光伟
纪老师获颁“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奖”
DU
可以分享一下怎么辨别质量参差不齐的科普吗?
要写出一篇好的科普文章,不亚于创作一篇优秀的论文,有的大专家写出来的科普文章,根本没人看得懂,因为它的内容沉闷乏味,又非常深奥。
但医学科普,应该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出来。这要求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要学会识别伪科普,我们可以亲自去查证,又或者留心是否出自权威之手;另外,伪科普都带有相关的利益目的,它会留有电话号码,通讯方式等等。
纪光伟
尽管医疗水平、卫生条件不断在优化,但医生从诞生到与社会深切融和的道路,却并不见得越来越好走。然而,毋庸置疑的,能选择走上这条路的人,都具有无比的勇气。
同时,也希望你们,都能多给予每位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与尊重。
文/DutchUncle
图/沈雅静
-TheEnd-
情感哲理
书影音
生活
心理学
科普
你们可以帮我个忙吗?
监督一下我
看着我成长
然后悄无声息地点下面
我
DutchUncle
ID:DutchUncle_24
赵亮熹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怎样根治白癜风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lff/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