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娟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
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医院引进人才
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四川省医师协会消化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胆胰管内镜(ERCP)学组委员
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及内镜下微创治疗ESD、ERCP;开展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
Q:阑尾炎手术为什么能保留阑尾?
A:阑尾是盲肠末端,大肠和小肠交接处的一个小管道,大概有小指头那么细。急性阑尾炎常常是因为粪石阻塞阑尾腔、或阑尾腔本身比较狭窄,引起分泌物排出不畅从而引发感染。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是用结肠镜通过直肠、结肠到达阑尾,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取出粪石、冲洗、引流阑尾腔等操作,达到快速降低阑尾腔内压力、快速消退炎症、通过解除病因治愈阑尾炎的内镜治疗技术。有人说这有点像掏耳朵,把脏东西掏出来,阑尾就不发炎了。但技术要比掏耳朵的技术难得多,省内医院消化内科该手术技术成熟,我们医院能做该手术。背景小知识:年刘冰熔教授,受到内镜下治疗化脓性胆管炎(也就是ERCP)的启发,创新的提出了治疗阑尾炎的新办法,将其命名为——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该方法不开刀,不切阑尾,通过解决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来达到治疗阑尾炎的目的,并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主持人陈鸿(左),廖娟(中),主持人殷茳(右)在直播间合影
Q:以前的人们认为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当中留下来的一段没有任何作用的肠子,一旦发炎就通过手术将阑尾切除,但是有生理学家指出,阑尾其实在胎儿或者是青少年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吗?
A:以前人们认为阑尾是没有功能的,可有可无,所以发生急性阑尾炎的时候通常考虑手术切除。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阑尾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参与细胞与体液免疫;维持免疫功能抵抗疾病。还有学者证实阑尾含有大量分泌细胞,能分泌生长激素与消化酶参与内分泌和脑肠轴功能。并且发现切除阑尾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病几率可能增高。这些最新的研究,都说明阑尾既然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个小器官,就有它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科学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功能可能被发现。
所以在治疗阑尾炎的同时,我们主张能保留阑尾尽量保留阑尾,尤其是小孩和年轻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成为很多手术治疗发展的方向,目前微创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在治疗的同时保留器官,才是真正的微创。
Q:四川人肠道疾病多发的是哪几种疾病?
A:四川人的饮食文化比较喜欢火锅、麻辣烫、烧烤等调料重、烹饪时间长、烹饪程序复杂的一些食品;还有就是如果出现大便不成型、拉肚子会比较习惯的默认为有“肠炎”自行口服抗生素或者黄连素等消炎。这些不良习惯就导致了容易患上肠功能失调、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还有随着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增多,饮食习惯越来越西化,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焦虑状态的人越来越多,结肠息肉越来越多,炎症性肠病和结肠癌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说到预防呢,不同年龄阶段注意点有所不同:对小孩而言,消化不良和肠道感染性疾病可起腹泻的比较常见,尽量遵循不轻易使用抗生素破坏肠道正常的健康菌群,肠道正常的菌群对维护健康很重要;老人也同样如此,很多老人自行服用消炎药,肚子痛消消炎,大便次数多一点消消炎,很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肠道真菌感染等造成难以恢复的顽固性腹泻,医院就诊。青中年人主要是注意合理膳食、多食蔬菜瓜果、减轻学习、工作压力,避免焦虑引发肠道高敏所致的肠功能紊乱,还有45岁以上,尽早做至少一次胃肠道的体检,及时发现需要处理的一些癌前病变。Q:内外科医生都在呼吁胃镜筛查了。体检中加入胃镜,刻不容缓。我们怎么看?怎么做这个检查?
A:敲黑板提醒:消化道是管道脏器,很容易隐藏一些癌前病变和早癌没有症状不容易察觉,一般的查血、肿瘤标注物、彩超等检查也不能发现癌前病变和早癌,不能取代胃镜。所以导致了很多肿瘤一发现就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很差,给家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和。而早期病变可以轻松内镜下切除,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40岁以上人群就开始在体检中加入胃镜,可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或者早癌,予以干预或内镜下切除,可以挽救很多人。医生其实都不希望看见患者患癌症。所以我们内外科医生都在呼吁胃镜体检。Q:有一种说法是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癌,怎么预防呢?跟别人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A: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55-60%。它与胃癌有相关性,但是只有1%的人感染经过很多年最终发展成胃癌。所以有相关性,但是没有必然性。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可以去消化内科医生处就诊,专业指导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共餐是一种传播方式,最好是使用公筷。幽门螺杆菌不耐高温,一般的高温灭菌可以消灭掉。
廖娟医生呼吁
节目详细内容请收听音频
四川之声融媒体原创出品来源:《民情之声》节目组记者:陈鸿文章已于修改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白癜风好了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dff/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