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吴小姐,于2月10日在国外出差时出现脐周反复隐痛,忍耐数小时候后出现固定右下腹疼痛,在国外行腹部CT确认为急性阑尾炎,医院建议手术,由于患者独自在国外无人照顾,所以拒绝在国外手术,口服消炎药控制后(具体药物不详),患者于2月16日回国至我院门诊就诊。
初诊
2月16日,
症状:,患者右下腹痛,时伴脐周隐痛1周。无发热,纳可,大便软溏,日2次,无畏寒怕冷,稍乏力,口苦。查体:阑尾点压痛(+),触摸有包块约2x3cm;WBC:6x10^9。B超:阑尾部炎症包块,包膜完整。
舌淡红苔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亚急性阑尾炎
中医诊断:肠痈
证属:脾虚血淤
处方:党参30炒白术15牡丹皮15桃仁15
冬瓜子30红藤30延胡索20薏苡仁30
赤芍20白花蛇舌草30蒲公英30甘草10
分析:患者最初先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典型的阑尾炎症状,且腹部CT已经确诊,急性期一般以手术为主。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就诊时已经过了急性期,并且触诊已经形成脓肿包块,且患者大便偏溏,所以不用泻下,而以健脾基础上活血消痈。方中党参、白术固护脾胃,赤芍、丹皮、桃仁、冬瓜子取大黄牡丹汤之意,用以活血消痈,辅以白花蛇舌草和蒲公英以加强清热消痈的作用,兼以红藤、元胡以活血止痛,缓解症状。
复诊
2月23日,
症状:右下腹疼痛缓解,腹胀,纳可,便软,稍畏寒怕冷,困倦乏力。查体:阑尾点压痛(+-),包块较前缩小。
舌淡红,苔黄腻,脉滑。
病证同前
处方:党参30苍术20薏苡仁30
红藤30赤芍20桃仁45
干姜5黑顺片5败酱草30
当归15益母草20皂角刺20
白花蛇舌草30
分析:起效则治法不变,因其大便成型,改白术为苍术,桃仁加量、配以皂角刺和败酱草以增强效痈肿的效果。而其出现畏寒症状,所以加附子干姜以温补中阳。用当归益母草是因其月经将至,用以起补血活血之功。
复诊
3月2日,
症状:右下腹已无自觉疼痛,时有酸胀,胃脘部痞顶感、无痛,纳可,大便调,畏寒减轻,仍乏力,眠可,近口疮2天。查体包块已无触及。
舌红苔薄黄,脉滑。
病证同前
处方:党参30炒白术15薏苡仁30
皂角刺15麦冬15赤芍20
红藤30枳实20黄芩15
茵陈20甘草10
分析:患者整体好转,治疗方向不变,因已无腹痛症状,触诊已无明显包块,所以去桃仁、败酱草;患者近日有口疮等热像,且无明显畏寒,所以去附子干姜,加黄芩、茵陈以清内热,加枳实以消痞满。
患者已无腹痛症状,治疗基本完成,嘱其注意清淡饮食,不适随诊。后期随访,患者并未再发腹痛。
点播重点:阑尾炎的治疗中还需要注意是否会存在溃疡穿孔引起的急腹症,如果有则必须急诊手术处理。本案中患者就诊时,从发病时间上看,已经超过急性期,从B超结果看,阑尾处已形成完整包块,所以基本排除穿孔可能,可以使用中药治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dff/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