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第一把火如此一灸暖和一冬你还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年11月7日7时48分,立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行“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水面初疑,未至于坚也。即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土壤中的水分因天冷而凝冻,土壤随之变硬。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蜃是大蛤,雉是野鸡。有人解释说,在冬天时节,野鸡蛰伏,而蜃类会大量繁殖,故古人以为是野鸡变成的。

立冬三候,告知人们有关大自然的现象与知识: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顺应天时,沉潜含藏,静静体悟寒冷深处的温暖与活力,灸友此时应该点燃冬季里的第一把火,让身体在四面冰霜中仍能微笑向暖!

立冬补阳

立冬后,人体阳气也顺应季节变化而潜藏于内,养生保健也要注意护好阳气。中医认为,此时可适当借助艾灸顾护阳气、扶正固本,从而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冬季的抗病能力。

艾灸最适合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肠疾病、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以及各类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当然,对于素体阳虚、四肢冰冷、宫寒、畏寒怕风、夜尿频频的人群,也有较好的疗效。以下六种保健穴位艾灸方法,灸友可根据自身体质自选:

1、足三里灸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足三里灸具有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温和灸:点燃艾条,于足三里穴上距皮肤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

2、关元灸

关元穴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关元灸具有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之功效。主治诸虚百损。

温和灸:于穴位上熏灸,每次10-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

温灸盒灸:温灸30分钟左右,以小腹温暖舒适为度。

以上灸法建议一周2-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3、气海灸

“气海一穴暖全身”,意思是说气海穴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气海灸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功效。

温和灸:点燃艾条,于气海穴上距皮肤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

4、神阙灸

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尤其适合在此处进行艾灸,长期艾灸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延年益寿的功效。

温和灸:艾条熏灸每次10-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

隔盐灸:隔盐灸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将脐中用盐填平,上置艾炷施灸,觉得热或微痛时换炷再灸,每次5-7壮,每周1-2次。

5、风门灸

风门穴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适宜于体质较弱、常患感冒者。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的功效。

温和灸:用艾条对准双侧风门穴各熏灸10-20分钟,隔日一次。

隔姜灸:在感冒流行期间,用艾炷隔姜灸,每次5-10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微红为度,隔日一次。

6、肾俞灸

肾俞穴在腰部,在命门穴(和肚脐相对)旁开两指处,左右各一个。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的要穴。肾俞灸具有调理肾气、强健腰脊、健身体、壮元阳的功效。

温和灸:在穴位上熏灸,每次10-20分钟,以局部稍红为度。

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保健灸法简便易学,但一定要坚持,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立冬补冬补嘴空

民俗专家介绍说,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因此,这一天,北方要吃饺子,南方则吃鸡鸭鱼肉。

天气冷了,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在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在饮食上面,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除此之外,羊肉、大豆、核桃、栗子、萝卜等均是适宜食物。

但是,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等阴虚症状的人,不可大补,日常可以适当选择“甘寒”食物,凉拌菜是不错的选择。

今天脉脉小编主推的是下面的两款:

1、黑豆红枣汤:营养直达肾脏

抓两把黑豆约40克,洗净后用冷水毫升浸泡。浸泡6小时左右,将水和豆一同倒入高压锅内,再加1片姜、10枚大枣,等到气阀喷气时,改用慢火煮20分钟闭火,再焖20分钟,熟烂即食。用量:每天半小碗豆5个枣加半小碗汤。在17-19点服用最好,可将营养直达肾脏。

2、五红汤:给“脸色不好看的人”补血方

很多朋友都觉得自己脸色不好看,尤其天一冷,更觉灰惨惨的。可以喝一段时间五红汤试试,这是一个补血的经典方子,全由食物组成,功效好又安全。

枸杞20粒、红枣5个、红小豆20粒、红皮花生米20颗粒、红糖2勺(数量差不多就行,无须太精确,红糖生湿热,不宜太多)。做法:首先把以上五样用清水洗净,把砂锅放入适量的水,放入红小豆、红皮花生煮到小豆要熟的时候放入大枣、枸杞、红糖,小火持续20分钟即可。

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阳气不足,将难以抵抗病邪,所以立冬之后,一定要避寒藏暖,早卧晚起,以保护我们的阳气,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冬夜伸足卧,一身俱暖”,一觉初醒,温香沉沉,晨光依然熹微,于是再回笼一觉,任凭自然醒,多美!

同时,立冬前后要多晒太阳。晒晒太阳哼哼小曲,既能补益,又能放松。

规避寒冷+充足睡眠+多晒太阳,是立冬起居的重点。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dff/528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