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复习2

切片:

1.肝脂肪变

a.肝小叶结构保存,未见紊乱。

b.肝细胞体积增大。

c.肝细胞胞浆中大小不等的空泡。

d.肝细胞的细胞核偏在一侧。

e.血窦变狭。

2.脾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a.脾小体中央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小

b增厚的动脉壁内见红染、均质的玻璃样变物质

3.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a.大部分组织结构破坏消失

b.中央为大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性物质

c.外周可见残存的淋巴结结构.

4.肉芽组织

a.切片中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管腔甚小,其内皮细胞体积较大。垂直创面生长。

b.毛细血管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也叫纤维母细胞,呈梭形,胞浆较丰富,细胞核成椭圆形,核大.

c.肉芽的基质因有水肿比较疏松,并常有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注;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胞及炎细胞构成,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5.混合血栓(层状血栓)

镜下灰白色血小板小梁、白细胞、纤维素网、红细胞

a.血管腔内或心内膜面有血栓附着

b.血栓中有血小板粘聚而成的小梁,呈粉红色均质条索状,小梁表面有少量白细胞附着

c.血小板小梁的周围有纤维素网,其中网络许多红细胞

6.肺淤血晚期

a.Cap壁扩张充血,明显增厚,伴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侵润.

b.肺泡腔内有红染的水肿液和漏出的红细胞

c.肺泡腔内少量“心力衰竭细胞”(肺巨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棕黄色颗粒,为细胞死亡崩解而释放的),心衰细胞数量增多,聚集成团

心衰细胞的形成和特点:发生淤血的局部组织或器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或破裂,引起红细胞漏出,形成小灶性出血,出血灶中的红细胞碎片被吞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被溶酶体酶分解,析出含铁血黄素并堆积在吞噬细胞胞质内.

7.慢性肝淤血

a.小叶中央V、血窦扩张淤血

b.小叶中央肝窦扩张淤血,两旁肝细胞萎缩消失

c.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出现大小不等空泡)放射状排列小叶保存,可见大量红细胞(淤血)

8.肾贫血性梗死=肾凝固性坏死

a.肾皮质部有楔形梗死灶,梗死区内细胞结构模糊,胞浆呈颗粒状,胞核多消失,但原来组织结构的轮廓仍可见

b.梗死区边缘有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白细胞)浸润带,其中尚可见一个结构大致正常的肾小球

c.炎性浸润带的外围为充血及出血带,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管外有红细胞露出组织间隙

9.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a.阑尾的粘膜部分坏死脱落,形成缺损

b.阑尾组织的各层中均有充血,水肿,并有大量中性白细胞的渗出

c.阑尾腔内有变性,坏死的中性白细胞(脓细胞),浆液及红细胞的渗出

d.阑尾浆膜及系膜明显充血,并有纤维素及炎细胞渗出

10.肺结核结节

a.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b.结节由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形成

c.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围聚(最外层)

11.肝癌

a.组织结构+cell异型性

1.部分肝细胞癌变

2.癌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小梁状

3.小梁状癌细胞索间有血窦

4.癌巢周围肝细胞受压萎缩呈细条索状

12.食道鳞状细胞癌

A.大部分食道粘膜鳞状上皮增生,发生癌变突破基底膜向深部浸润生长

B.癌细胞形成片状或团块状癌巢,癌细胞分化比较好,似鳞状上皮各层的排列,中央有角化,形成同心圆状癌珠(基底细胞组成)

C.癌细胞有细胞异型性,核大,深染,有较多的核分裂象,有散在瘤巨细胞

D.间质中有炎细胞反应

13.乳腺纤维腺瘤

a.肿瘤组织周边有纤维包膜

b.肿瘤实质由上皮增生的乳腺导管及乳腺小叶特殊的纤维组织两种成分组成

c.腺管排列紊乱,但细胞分化良好,无明显异质性及核分裂象

14.胃(腺)癌

a.胃黏膜上皮部分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

b.有腺管形成,但细胞极性消失,排列紊乱

c.癌组织向胃壁浸润性生长,深达肌层

d.癌组织周围的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

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冠状动脉内膜隆起不均匀增厚

2.内膜深部粥样斑块: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构成纤维帽,深部有坏死物质和脂质及胆固醇结晶,散在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3.血管腔明显狭窄,内有呈噬酸性纤维蛋白丝附着(即血栓形成)

狭窄程度4个等级

16.慢性支气管炎

A.支气管粘膜上皮脱落或增生

B.部分鳞状化生

C.粘膜杯状cell增生,粘膜下粘液腺增生

D.管壁炎性充血水肿

E.慢性炎细胞浸润

F.支气管壁内软骨片萎缩、钙化、骨化

17.肺气肿

a.肺泡膨胀,间隔变窄,断裂,肺泡间孔扩大,肺泡互相融合成较大囊腔

b.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数目减少,肺泡壁变薄

18.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

a.肺组织病变弥漫

b.肺泡壁毛细血管轻度充血,受压

c.肺泡腔内大量的纤维素和中性白细胞渗出(灰色肝样变期)

19.小叶性肺炎(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

a.病灶多发性,灶性分布,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累及所属肺泡

b.部分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腔内充满脓性分泌物,管壁炎性水肿

c.支气管及其所属肺泡腔有中性白细胞和浆液及纤维素渗出(脓性渗出)

d.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并可见代偿性肺气肿

20.胃溃疡

溃疡面缺损边上正常

a.胃黏膜缺损

b.溃疡底部分四层:炎性渗出层(白细胞和纤维素),坏死层(较鲜红),肉芽组织层(较新鲜,毛细血管较多),瘢痕组织层

21.急性肝炎

A.点状坏死

B.干细胞混浊肿胀

C.

22.坏死后性肝硬化:

1.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被假小叶所取代。

2.假小叶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3.假小叶内形成,结节偏大,在较大的结节中可见尚保持原有结构的正常肝小叶。

4.假小叶内的肝细胞呈不同程度变性及胆汁沉着。

5.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较宽,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并可见小胆管增生。

23.急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系膜细胞增大某些球囊腔有纤维素和红细胞渗出

1.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肿胀。

2.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球血流量减少,

3.病变严重处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局部出血,可伴血栓形成。

24.绒癌

1.癌组织=细胞滋养层+合体细胞滋养层

2.癌细胞显著异型性,向肌层浸润

3.未见绒毛

4.坏死出血明显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dff/341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