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真的只能手术吗?
亲爱的宝贝们:
妈妈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受杨怡师姐的启发和李参阿姨发表的一篇文章《谁知道你的分享会不会改变世界》,原本妈妈是没有多大的信心分享的,因为妈妈知道没有杨怡师姐的文采和信心,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很好,但是看到了李参阿姨的分享,妈妈跑开了自己的顾虑,不管写的好不好,只要是真实的分享,就会给别人带来帮助,所以妈妈鼓起了勇气,去记录自己的感受。
现在我们来说说阑尾炎的发生原因,郭老(郭生白)在讲课中说过,阑尾炎、盲肠炎是内部感染造成的,就像是我们的病毒性感冒一样,是由外部的病毒感染引发的,我们身体外周的不适,用发烧、流鼻涕、流眼泪,咳嗽等形式来给我们发出信号,而内部的感染靠什么?靠的是对我们身体伤害最小的器官的肿痛、化脓来给我的发出信号,让我们去帮助它。这就是生命,是最有智慧的,而医生只能是帮助生命来排除障碍,任何想要改变生命的方法都是行不通的。
上面说了阑尾炎的发生原因,现在再来说说如何治疗。不用说,大家都认为只能通过手术解决,郭老曾多次悲哀的提到一句话:当常识变成智慧,智慧在哭泣。郭老是在为我们的无知感到悲哀,为我们的无能感到悲哀,为我们的文化缺失感到悲哀。有谁能体会到他老人家的感受?阑尾炎,通过最简单、最直接的线性思维,靠一刀切来解决,也不想想为什么造成了阑尾炎?阑尾炎真的只是一个器官的问题吗?一刀切掉了阑尾,是不觉得疼了,但是我们身体信号的发射器同时也被拆除了,等到身体再有问题的时候,谁来给我们发信号,提醒我们去帮助。也只有等到大病的发生,我们才能感觉到身体的异样。难道生命就是这样的吗?阑尾真的没用吗?为什么生命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把它淘汰?
郭老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阑尾炎,我们不用线性思维,我们看待身体的疾病是整体看待。记得那是去年,我的外甥在上初中的时候,突发阑尾炎,肚子疼的非常厉害,老师打来电话,说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当时我觉得真是非常的幸运,我刚刚开始学习本能医学不久,而且是刚刚看完了阑尾炎如何治疗,一听到外甥得的是阑尾炎,我非常的有信心,因为我相信郭老,相信本能的强大。所以说服了父亲带外甥回来服中药治疗,知道后来的聊天中才知道了当时父亲的想法,就算吃中药不好,也可以做手术。所以他采用了我的治疗办法。
不明原因肚子疼:(阑尾炎、胆囊炎、盲肠炎)
柴胡36g枳壳30g白芍40g甘草15g桂枝30g
服用后半个小时疼痛减轻
外甥在服第一次药的后,上了一个厕所,就吐了,我觉得吐了也是好事,给身体减轻了负担,又叮嘱他服第二次,这次孩子拒绝服药,当时我正在出差,就在电话中跟他沟通,就算是你要做手术,也需要输液将炎症消除才能做手术,你还得疼几天,再说手术后也非常的难受,你为什么不试试吃中药,要是能好你不就减少了很多的痛苦。他听了我的建议,又开始服药,服药后40分钟就看到他疼痛在减轻,下午排了几次大便,晚上再看这个孩子已经不怎么像生病的人了,已经有精神看电视、玩手机,到晚上11点都没有睡觉,就这样一副16元的药,吃了7副至今没有复发。
现在想想这副药,前四味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组成四逆散,治疗肚子疼非常的有效,加入桂枝通行血脉,给肠道提供足够的能量,柴胡、白芍、桂枝提高肠道的蠕动能力,血液的加快循环,带来了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枳壳提高肠道的蠕动能力,同时也带动阑尾部位的蠕动,芍药、甘草有舒缓的作用,用于缓解疼痛。几味药共同作用,打通了排异的通了,大便通了,带走了不需要的,所以好病了。
外甥本身就是一个挑食的孩子,不喜欢吃菜,不良的饮食,大便通行不畅,肠道中停留的宿食发酵产生了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去,被肠道吸收进入循环,身体不能及时的把毒素排出去,就找到了阑尾发出信息。
第二次治疗阑尾炎是帮父亲治疗的,这已经是时隔一年的事情了,我学习本能系统医学也已经有一年多了,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可以找到最好的方法。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10g牡丹皮30g~40g桃仁25g(打)赤芍30g
红花20g芒硝20g
水煎分二服
大黄、芒硝是通大便的,打通排异的通路;
桃仁、牡丹皮有破血、活血的作用,让肿大的盲肠淤血破开;
大黄还有促进肠胃蠕动,促进肠腺分泌的作用;
芒硝洗涤肠道,将有毒的物质带走;
赤芍缓解疼痛。
这样的一个配伍,有将军、有参谋、有士兵,共同作战,一战成功,通过几次稀里哗啦的排便,肿大的盲肠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这就是我们中医的治疗原理,郭老用最简单、最容易懂的语言将他一生的所学、所想都融入到了药方中,融入到了每一次的讲课中,让我们每一个用过他老人家药方的人都收益良多,感恩郭老!
通过这两次治疗阑尾炎的深刻体会,也让学到了很多,现在我再告诉大家如何去判断阑尾炎:
右下腹痛,按压疼,右腿不能伸,走路的姿势是弯着腰,手按着肚子。
进一步判断的方法: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压痛。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dff/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