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一、病因
我国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西方国家以大量饮酒引起者多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疼痛剧烈而持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一般胃肠解痉药无效。
(2)恶心、呕吐及腹胀。
(3)发热、低血压或休克。
(4)脱水,呕吐频繁者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者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
2.重症急性胰腺炎体: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和反跳痛。出现移动性浊音,腹水呈血性。两侧腰部皮肤呈暗灰蓝色,称Grey-Turner征,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见于少数严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三、辅助检查
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诊断本病。
四、治疗要点
1.轻症急性胰腺炎治疗:①禁食及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②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③腹痛剧烈者可予哌替啶。
2.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①同上述治疗;②营养支持;③减少胰液分泌:生长抑素和其拟似物奥曲肽;④抑制胰酶活性。
3.并发症治疗: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伴急性肾衰竭者,可采用腹膜透析治疗。
五、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腹痛时取弯腰、前倾坐位或屈膝侧卧位。
2.饮食护理:①禁食和胃肠减压,症状消失及检查正常后给予少量无脂流质。②避免暴饮暴食,从低脂、低糖饮食开始,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和高蛋白食物,戒除烟酒。
3.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禁用吗啡,以防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
第二十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一、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
二、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出血定位、定性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三、治疗要点
1.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等待配血时先输入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酐。
2.止血
(1)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措施: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常见。可抑制胃酸分泌、内镜直视下止血或进行手术、介入治疗。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①血管加压素:使内脏血管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量。
②生长抑素及其拟似物:最常用药物,如14肽天然生长抑素、奥曲肽。
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不作为首选止血措施。
3)内镜直视下止血、手术治疗。
四、护理措施
1.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输液开始宜快。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易诱发肝性脑病。
3.冠心病病人忌用血管加压素。
4.三腔二囊管的应用与护理
(1)插管前检查气囊有无漏气。先向胃内注气~ml,再向食管注气ml。管外端0.5kg沙袋持续牵引。出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观察24h,未再出血可拔管。
(2)定时测量气囊内压力,12~24h放松牵引,放气15~30min。
5.出血量的估计:①大便隐血试验阳性:>5~10ml;②黑便:>50~ml;③呕血:~ml;④头晕、心悸、乏力:超过~ml;⑤休克:超过ml。
6.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以及活动性出血者禁食。曲张静脉破裂者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细嚼慢咽。
第二十一节慢性便秘病人的护理
慢性便秘指排便频率减少,1周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病程至少6个月。护理措施见第一章“排泄的护理”。
第二十二节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
一、病理生理
1.内脏痛:疼痛定位不精确、疼痛感觉特殊、常伴消化道症状。
2.牵涉痛:又称放射痛。
3.躯体痛:特点为感觉敏锐,定位准确。
二、临床表现
1.外科急腹症:先有腹痛后有发热。
(1)胃十二指肠穿孔: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疼痛且拒按,腹部呈舟状。
(2)肠梗阻、肠扭转:中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绞窄性肠梗阻时呈持续性胀痛,呕吐物、肛门排出物和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液体。
(3)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呕吐。
(4)胆道系统结石或感染:胆管结石及急性胆管炎病人有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除有Charcot三联症外,还可伴精神神经症状和休克。
(5)急性胰腺炎: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左肩或左侧腰背部束带状疼痛。
(6)内脏破裂出血:腹腔穿刺液为不凝固的血液。
(7)肾或输尿管结石:腹部和腰部钝痛或绞痛,伴呕吐和血尿。
2.妇产科急腹症:突发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向会阴部放射。
3.内科急腹症:先有发热后有腹痛,腹痛多无固定部位。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腹腔内出血病人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腹腔内感染病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多升高,但老年及危重病人可因应激反应差而无相应变化。
(2)尿常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尿胆红素检测为阳性。
(3)便常规。
(4)血、尿淀粉酶:急性胰腺炎病人血、尿淀粉酶值升高。
2.X线检查
(1)X线透视或平片:消化道穿孔时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机械性肠梗阻时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肠管内存在多个气液平面,麻痹性肠梗阻时可见普遍扩张的肠管;胆结石或泌尿系结石时于腹部X片可见阳性结石影。
(2)钡剂灌肠或充气造:肠扭转时可见典型的鸟嘴征,肠套叠时则见杯口征。
3.内镜检查。
4.诊断性穿刺
(1)腹腔穿刺:若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多提示腹腔内脏出血。
(2)阴道后穹穿刺:异位妊娠破裂时可抽得不凝血液,盆腔炎病人穿刺液为脓性。
四、治疗要点与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
(2)非休克病人取半卧位。
(3)禁食和胃肠减压。禁用泻药,使用泻药可使胃肠内容物扩散,导致感染扩散。
(4)解痉和镇痛:诊断未明确者禁用吗啡、哌替啶等止痛药,禁热敷,以免掩盖病情。
2.维持体液平衡
(1)消除病因。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3)对神志不清或伴休克者,应留置导尿管,并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3.手术护理:术前禁止灌肠,术后应早期开始活动,以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最后end阿虎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dff/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