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预防厌氧菌感染,伤口冲洗液主要用A.0.02%呋喃西林溶液B.优琐溶液C.3%过氧化氢溶液D.0.05%苯扎溴铵溶液E.3%生理盐水
2.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是A.肉芽苍白高出创面B.肉芽鲜红,触之易出血C.肉芽光滑晶亮,淡红色D.肉芽质硬,色暗灰E.肉芽暗红无光泽
3.女性,23岁,左小腿挫裂伤一周,创面约l5×3cm,有较多坏死组织与脓液,创面湿敷应选用的溶液是A.优琐溶液B.5%氯化钠C.0.1%雷佛奴尔D.0.02%呋喃西林E.3%过氧化氢
4.外科换药的目的不包括
A清除伤口分泌物B清除坏死组织C保持引流通畅
D促进肉芽组织生长E减少疼痛
5.外敷疖肿用
A0.02%呋喃西林溶液B0.1%雷夫奴尔溶液C氧化锌软膏D10%鱼石脂软膏E0.75%碘伏
6.适用于肉芽水肿创面湿敷的溶液是
A优琐B0.02%~0.05%氯已定C3%~5%氯化钠D碘伏E高锰酸钾
7.某病人,头部砍伤后2天,伤口6cm,裂开,脓性分泌物较多,处理方法是
A清创缝合B清创不缝合C只应用抗生素D控制感染,换药E只加压包扎
8.护理一下肢严重挤压伤病人时,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特别注意
A精神状态B下肢肿胀程度C局部疼痛情况D肢端温度E尿量和尿色
9.下列换药的基本操作,哪项错误
A外层敷料可用手接除B内层敷料应用镊子接除C双镊操作,其中一把接触伤口
D敷料与伤口粘连,应浸湿后再接除E胶布黏贴方向应与肢体、躯干的长轴平行
10.一般病人换药用过的器械物品处理应
A先清洁后灭菌B先灭菌后清洁C先浸泡后清洁
D先浸泡,后清洁再灭菌E先清洁,后浸泡再灭菌
11.缝合伤口,下列哪种情况应提前拆线
A伤口有缝线反应B伤口红肿、化脓C伤口疼痛D体温升高E以上都不是
12.为防止交叉感染下列哪类伤口应首选换药
A脓肿切开引流B下肢慢性溃疡C急性胆囊炎术后换药
D疝修补术后拆线E急性阑尾炎术后拆线
13.伤口更换敷料次数的叙述,哪项正确
A一期缝合伤口术后2~3天换药无异常,可至拆线再换药
B分泌物不多的伤口,每日换药一次
C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伤口,不用再换药
D脓性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只换药一次
E浅表伤口,不用换药
14.病人,男性,45岁。疝修补术后3天,伤口处出现红肿、硬结。经理疗、抗感染处理,炎症渐消散,伤口愈合。记录
AI/甲BI/乙CI/丙DII/丙EII/甲
15.病人女性,35岁。前臂切割伤后,换药时见伤面肉芽组织色鲜红,颗粒状,分泌物不多,触之出血,换药时应用
A5%氯化钠溶液湿敷B0.1%依沙丫啶溶液湿敷C2%硝酸银烧灼
D红外线局部照射E凡士林纱布覆盖
16.病人男性,15岁。左肩部外伤后5天,伤口疼痛脓性分泌物较多,伤口周围组织有波动感,主要处理是
A理疗热敷B抗生素继续应用C扩创引流D外敷消炎膏E反复抽脓
(17~19共用题干)
病人男性,29岁。化脓性阑尾炎术后3天切口疼痛,并有发热,检查切口有脓液。
17.此病人的切口情况属于
A腹腔脓肿B切口内出血C切口感染D切口异常E缝线反应
18.此病人的处置方法主要是
A用70%乙醇湿敷B用0.02%呋喃西林湿敷C用红外线照射
D拆线引流E静脉滴注抗生素
19.切口愈合记录
AI/乙BII/丙CIII/乙DIV/丙EI/丙
(20~21共用题干)
男性病人,25岁。阑尾切除术后3天,体温正常。换药时发现伤口针眼处皮肤发红,稍肿胀。
20.此时伤口的情况是
A缝线反应B伤口浅层感染C伤口深层感染D脓肿形成可能E伤口裂开可能
21.正确处理方法为
A拆除有关缝线B70%乙醇湿敷C10%鱼石脂软膏
D0.1%依沙丫啶湿敷E拆除部分缝线敞开引流
(22~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0.02%呋喃西林溶液B2%苯氧乙醇溶液C优琐溶液
D3%氯化钠溶液E凡士林纱布
22.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用
23.脓液坏死组织多的创面用
二、填空
1.背及臀部手术后的缝合伤口,一般在术后天拆线。
2.一期缝合切口一般在术后第天应更换敷料,以观察切口情况。
3.不同伤口的换药顺序是先、再、后。
三、名词解释
换药
选择题参考答案:
1.C2.B3.A4.E5.D6.C7.D8.E9.E10.A
11.B12.D13.A14.B15.C16.C17.C18.D19.D20.A
21.B22.D23.C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sbj/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