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直肠与肛管疾病
一、直肠与肛管解剖(执业需掌握)直肠长度为12~15cm。()
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时,应重视保护直肠下段,此措施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保持正常排便反射。()
二、结直肠息肉(执业需掌握)肠息肉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家族性息肉病首选的治疗是开腹手术。()
对于直肠内高位带蒂息肉,最适当的切除方式是内镜下高频电灼切除。()
三、结肠癌(执业+助理均需掌握)直肠息肉中癌变倾向最大的是绒毛状腺瘤。()
诊断结肠癌最可靠的依据是结肠镜,并病理检查。()
结肠癌DukesB期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65%。()
结肠癌患者中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的约占60%。()
右侧结肠癌最多见的大体形态是肿块型。()
降结肠癌最早出现的表现中,较常见的是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降结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大量频繁腹泻。()
盲肠癌病人最少见的合并症是大肠梗阻。()
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最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即刻行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四、直肠癌(执业+助理均需掌握)分析直肠癌延误诊断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未作直肠指检。()
怀疑肛管直肠肿瘤,最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是直肠指诊。()
直肠指检能够发现的直肠癌占总数的70%~79%。()
用于大规模筛查直肠癌的检查方法是粪隐血试验。
直肠癌首先采用的检查方法是直肠指检。()
发现早期直肠癌最有意义的方法是直肠镜。()
检测血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对直肠癌病人的意义是预测预后和监测复发。()
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最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是CEA。()
直肠癌手术是否能够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肿瘤离肛门缘的距离。()
距肛缘4~5cm的直肠癌,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距肛门7cm的直肠癌,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术。
对伴有完全性梗阻的高位直肠癌,最常应用的手术方式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Hartmann术)。
五、肛裂和痔(执业+助理均需掌握)肛裂“三联征”是指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
肛裂的主要特点是肛门疼痛伴血便。()
肛裂最常见于膝胸位12点。
以下肛门截石位中,内痔的好发部位是7点。()
内痔早期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
内痔的早期症状是排便时出血。()
六、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执业+助理均需掌握)病人做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最有可能出现肛瘘。()
有内痔史,肛周红肿伴疼痛,应是肛周脓肿。()
七、肛瘘(执业+助理均需掌握)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方法是挂线疗法。
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方法是肛瘘切除。
肛瘘治疗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肛瘘与肛门括约肌解剖关系。()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外科学第1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外科学第2章休克
外科学第3章围手术期处理
外科学第4章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治疗
外科学第5章外科感染
外科学第6章创伤与烧伤
外科学第7章颅内高压与脑疝
外科学第8章颅脑损伤和颅内肿瘤
外科学第9章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
外科学第10章乳房疾病
外科学第11章胸部损伤和脓胸
外科学第12章肺癌、食管癌与纵隔肿瘤
外科学第13章腹外疝
外科学第14章腹部损伤
外科学第15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外科学第16章消化性溃疡与胃癌
外科学第17章肠梗阻与阑尾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sbj/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