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XX,女,10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行服药效果欠佳,用药具体不详,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
我院检查如下:
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子宫及附件区未见异常。右下腹阑尾区未见异常回声团块及游离液性暗区。肚脐下方小肠扩张,宽约35mm。扩张段肠管上方肠道局部变细,走行扭曲,局部肠系膜血管走行扭曲,部分血管腔内可见血流信号充盈。
DR检查:腹部肠管少量积气,未见明显气液平面,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阳性结石影。
刘银龙发言:该病临床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术中发现腹腔大量黄色脓液,广泛小肠粘连,肠壁有脓苔覆盖,可见若干粘连带压迫回肠末端,近端肠管水肿,扩张。大网膜移至右下腹,包裹回盲部肠管。阑尾增粗明显,局部坏疽穿孔,与周围肠管、大网膜粘连紧密,边界不清。
王文伟发言: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阑尾位置深且多变,加之肠气干扰,正常时极少能显示。阑尾一旦因梗阻发炎使其肿胀、僵硬,连同化脓和坏疽后的继发性改变多可被超声检查显示,其声像图表现主要与阑尾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理改变,以阑尾黏膜或黏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层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黏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陷,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超声表现:黏膜层增厚,管壁层次结构清晰纵切形态似手指状,横断面呈“靶环征”或“同心圆征”,腔内见低回声或无回声。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理改变: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超声表现:阑尾蚯蚓状中度肿大,管腔扩张,浆膜层增厚,长轴呈腊肠样,横切显示同心圆形,管腔内为充满散在粗大点状弱回声区,伴粪石者可见强光团,后方伴声影。其周围可伴少量渗出液无回声暗区。阑尾壁上及其组织血流信号丰富。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病理改变: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致发生坏死。超声表现:阑尾因梗阻积脓,阑尾壁水肿增厚,回声减低,管壁部分或全部坏死,结构消失,阑尾变形不规则,边界模糊,可见粪石,内见散在光点,周边可见较多渗出性无回声区。阑尾及周围组织无血流信号。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结构无法辨认,病变区为杂乱不均的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模糊,形态不规则,位置固定。超声表现:阑尾壁连续性中断。阑尾区探及一形态不规则,部分中央呈弱回声环状无回声带,无回声区中央为实体回声。形如“牛眼征”,脓肿周围探及丰富血流,盲肠蠕动减弱及肠间积液。
5.阑尾穿孔后的声像图特征穿孔后阑尾多呈不对称性阑尾管壁增厚、阑尾正常层次结构消失。阑尾包块轮廓模糊,回声不均匀,并可有小范围的无回声区,阑尾脓肿呈低回声或无回声,边缘模糊而不规则,有时腔内可见气体回声,若迅速发生穿孔则腹腔内往往显示右下腹较大范围的游离无回声区,可流入盆腔形成脓肿,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时,可见肠麻痹引起肠管扩张积液,蠕动减弱或消失。
彭雪亮发言:临床需要与下面疾病相鉴别:1、急性胃肠炎超声可见肠管积液明显,肠管内可见少量点状内容物漂浮,很少有肠管梗阻扩张。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周围可见较多肿大淋巴结回声。很少有肠管梗阻。
刘银龙意见小结:根据各位老师的经验总结,大家需要进一步掌握急性阑尾炎的发生、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首先要清楚急性阑尾炎的病理过程及声像图特征。其次注意一些间接征象,如淋巴结肿大、局部包裹性积液。另外还要注意和其他疾病的鉴别。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sbj/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