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病历:阑尾切除术后继发腹腔感染
申请科室:外科
会诊时间:年6月25日
参加科室:外科脾胃病科放射科制剂科医务科外科全体医生
中医脾胃专家:李存德
主管医师陈志强汇报病例
基本信息:张某,女性,56岁,主因右下腹疼痛70小时,于年6月5日收治入院。
既往史:10余年前于外院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
现病史:70小时前,患者不节饮食后出现右下腹疼痛,阵发性发作,无肩背部、会阴部放射痛,伴恶心,自觉发热,体温不详,曾于家中口服药物(具体用药用量不详)治疗,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由门诊收入院。
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专科情况:腹部膨隆,对称,下腹部可见一长约6.0cm的手术疤痕,未见腹壁浅静脉怒张,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右下腹触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墨菲氏征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5.1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9.1%,淋巴细胞比率6.1%,血红蛋白.0g/L,血小板.0×10^9/L。C反应蛋白.6mg/L。总胆红素83.6umol/L,直接胆红素40.3umol/L,间接胆红素43.3umol/L,谷丙转氨酶43.7U/L,谷草转氨酶44.6U/L,纤维蛋白原7.04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51.50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8.07ug/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Anti-HBs)定量.76mIU/ml,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Anti-HBc)定量47.PEIU/ml,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Anti-HBe)定量8.49PEIU/ml。
彩超:脂肪肝(不均质?)胆、胰、脾目前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腹腔彩超:右下腹阑尾肿胀腹腔少量积液。
上腹部、盆腔CT:急性阑尾炎、阑尾粪石、脂肪肝。
诊疗经过:于年6月5日急诊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周围轻度粘连。
会诊目的:1.术后腹腔感染规范治疗;2.腹腔感染如何选用抗生素;3.该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方案。
张浩主管药师(制剂科副主任):临床使用抗生素要严格、规范,做到使用有依据、更换有记录,梯度、规范使用抗生素。
马永丰主治医师(放射科主任):结合患者术中、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腹痛缓解,腹腔引流多且乳糜样,复查盆腔CT与术前对比:右下腹炎性渗出,腹腔感染,不除外局部包裹性积液(脓性)。
柳树芳主治医师(脾胃病科副主任):询问病史,查阅病历,患者符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周围炎,患者术后10余天,虽腹痛缓解,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下降后又升高,结合术后CT考虑术后腹腔感染,分析原因:该患者阑尾周围炎较重,术后对抗生素耐药,病情控制欠佳。建议:1.依据临床抗菌药物指南规范、足量,必要时联合使用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莫西沙星等)。2.监测肝、肾功能,必要予以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伤。3.抗生素使用、更换要有临床依据(如血培养、药敏、分泌物及排泄物的药物培养等结果),并及时、如实记录于病程。
李伟副主任中医师(外科主任):该患者诊断明确,手术及时,术后恢复欠佳,认真分析、查找不足。1.抗生素使用大于72小时无效应更换抗生素。2.建议定期监测炎性指标。3.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脉搏,预防脓毒血症、全身反应综合征。4.充分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5.中西并重,予以中医药调整全身机体,增强其抗病能力。
李存德副主任中医师(脾胃病专家):患者术后气血不畅,余毒未清,出现诸症。四诊合参,治以活血行气、解毒,拟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同时加强饮食调养。
刘芳主治中医师(医务科副主任):对危、重、疑难、特殊病例及时申请多学科会诊,讨论、统一诊疗意见,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避免漏诊、误诊。
张海龙主任中医师(党委委员、副院长):通过诸位专家的讨论,该病例特殊、罕见,剖析工作中的诸多不足,要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学习、理解,规范诊疗过程、规范使用抗生素,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图文:陈志强
编审:樊安利
签发:张爱兵
荣誉榜邯郸市文明单位
河北省文明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先进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单位
全国中医药系统多学科诊疗模式先进典型
全医院先进典型
全国肝病规范化诊疗基地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元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元
医院
元
医院
元
职工医保患者起付线直降元
职工医保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元
医院
元
医院
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sbj/1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