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拟行前路手术,护士在术前协助患者进行的最重要的练习是
A、上下肢功能锻炼B、手术体位训练C、床上大小便D、推移气管E、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颈椎病术前训练:经颈前路手术的病人,术前要推移气管和食管训练,以适应术中牵拉气管和食管。经后路手术的病人,术前进行俯卧训练,以适应术中长时间俯卧
2、题干:患者,女,49岁。因胫腓骨干双骨骨折行跟骨骨牵引,其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指导患者自行增减牵引重量B、牵引时需抬高床头15~30cmC、牵引钢针可左右滑动D、肢体长轴应与牵引方向成直线E、每周在针孔处滴75%乙醇1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胫腓骨干骨折临床治疗原则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多用骨牵引治疗,牵引应做好相关护理,其肢体长轴应与牵引方向成直线,避免出现骨骼错位(D对);其他牵引护理措施还包括指导患者不可自行增减牵引重量,牵引时需抬高床脚15~30cm对抗牵引力,牵引钢针做好固定避免滑脱,每日在针孔处滴75%乙醇2次并用无菌敷料覆盖(ABCE错)。
3、题干:下列引起尿潴留的情况除外
A、膀胱肿瘤B、脊髓肿瘤C、前列腺增生D、肾结石E、脑外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阻塞性尿潴留有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或尿道结石、肿瘤等疾病、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而发生尿潴留;非阻塞性尿潴留即膀胱和尿道并无器质性病变,尿潴留是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如脑肿瘤、脑外伤、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以及手术和麻醉等均可引起尿潴留;肾结石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血尿,不会有尿潴留的情况(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BCD对)。
4、题干:真题-J泌尿系统梗阻的早期基本病理改变是
A、肾积水B、梗阻以上的尿路扩张积水C、肾实质萎缩D、菌血症E、肾功能损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泌尿系统梗阻后由于梗阻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尿路各器官病理改变有不同,但其早期基本病理改变是梗阻部位以上压力增高、尿路扩张积水(B对);梗阻若长时间不解除,最终导致肾积水和肾衰竭(ACDE错)。
5、题干:患者,男,35岁。近日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有时排尿突然中断,应考虑
A、尿道结石B、尿道狭窄C、膀胱结石D、肾衰竭E、前列腺增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膀胱结石临床表现主要是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和排尿终末疼痛,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并感疼痛,常放射至阴茎头部和远端尿道,变换体位又能继续排尿,常有终末血尿,合并感染可出现脓尿,直肠指诊可扪及结石。本题干中,患者为膀胱结石典型症状,因此应首先考虑该患者为膀胱结石(C对);尿道结石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甚至造成急性尿潴留(A错);尿道狭窄是指尿道任何部位的机械性管腔异常狭小,使尿道内阻力增加而产生的排尿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排尿困难及膀胱刺激症状(B错);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D错);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等(E错)。
6、题干:老年男性发生膀胱结石最常见的诱因是
A、膀胱炎B、前列腺炎C、膀胱挛缩D、前列腺增生E、膀胱异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原发性膀胱结石多发生于男性,与营养不良和低蛋白饮食有关,其发生率在我国已明显降低,继发性膀胱结石常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神经源性膀胱、异物或肾、输尿管结石排入膀胱,而男性在4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前列腺增生是引起老年男性膀胱结石最常见的诱因(D对ABCE错)。
7、题干: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典型症状是
A、肢端紫绀,发凉B、间歇性跛行C、肢端干性坏疽D、下肢肌肉萎缩E、持续性疼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的小动脉,小静脉也常受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按病变发展程度,临床上可分为三期:早期即局部缺血期,此期以血管痉挛为主,表现为患肢供血不足,出现肢端发凉、怕冷、小腿部酸痛,足趾麻木感,典型症状是在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抽搐,被迫停下,休息后疼痛可缓解,但再行走后可又发作,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B对);此期患肢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营养障碍期出现持续性疼痛、静息痛、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组织坏死期发生干性坏疽(ACDE错)。
8、题干:患者,男,46岁。右侧小腿部有蚓状团块2年,久站后感下肢酸胀,活动或休息后减轻,嘱其站立,大腿根部扎止血带,用力踢腿20次后曲张静脉稍减轻。此检查称为
A、肢体抬高试验B、深静脉通畅试验C、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D、小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E、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曲,早期仅在长时间站立会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晚期出现蜿蜒成团,符合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做的辅助检查有:深静脉通畅试验,用以检查深静脉是否畅通,以决定能否手术,患者站立,待患肢浅静脉明显充盈时,于大腿根部缚一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然后让患者用力踢腿20次,或反复下蹲3~5次,如果深静脉通畅,充盈的浅静脉将消退,表示可以手术;若深静脉阻塞,则浅静脉充盈更加严重,禁忌结扎代偿曲张的浅静脉(B对);肢体抬高试验主要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辅助检查,患肢抬高70~80度,持续60秒,若出现麻木、疼痛、苍白或蜡黄色者为阳性,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再让病人下肢自然下垂于床缘以下,正常人皮肤色泽可在10秒内恢复正常,若超过45秒且皮肤色泽不均匀,进一步提示患者存在动脉供血障碍(A错);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平卧,抬高下肢排空静脉,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10秒钟内放开止血带,若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提示瓣膜功能不全,若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秒内已充盈,则表示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根据同样原理在腘窝深部扎止血带,可检测小隐静脉瓣膜的功能(CD错);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仰卧,抬高下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然后从足趾向上至腘窝缠缚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缠绕第二根弹力绷带,让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绷带,一边向下缠绕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第二根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E错)。
9、题干:患者,男,56岁。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士对弹力绷带的使用宣教正确的是
A、包扎前应下垂患肢B、以夜晚睡觉前进行包扎为好C、弹力绷带越紧越好D、由肢体的近端向远端包扎E、包扎后应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弹力绷带的作用是促进静脉回流,但不能阻碍血运,所以穿上弹力绷带后一定要保证足部血液循环,,包扎后要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E对);包扎前应抬高患肢,或将血液捋向近段,使静脉排空再包上绷带(A错);早上起来包扎,晚上睡觉前脱下绷带,让肢体休息(B错);弹力绷带宽度和松紧度应适宜,不是越紧越好(C错);包扎时应从肢体远端开始向近心端方向包扎,才能起到促进静脉回流的作用(D错)。
10、题干:属于绞窄性肠梗阻的是
A、肠麻痹性肠梗阻B、肠扭转C、肠套叠D、粘连性肠梗阻E、蛔虫性肠梗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绞窄性肠梗阻指不仅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同时发生肠管血运障碍,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肠扭转压迫肠系膜血管,属于绞窄性肠梗阻(B对);其余选项并未引起肠壁血运障碍,不属于绞窄性肠梗阻(ACDE错)。
11、题干:真题-J患者,男,56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3天,腹胀,伴溢出性呕吐。检查:全腹均匀膨胀,肠鸣音减弱,考虑肠梗阻。其肠梗阻的类型是
A、绞窄性肠梗阻B、血运性肠梗阻C、痉挛性肠梗阻D、麻痹性肠梗阻E、机械性肠梗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麻痹性肠梗阻是动力性肠梗阻的一种,是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消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而本身无器质性肠腔狭窄,多见于腹腔手术后、低血钾、腹部创伤或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分析题干,患者阑尾炎术后出现腹胀、溢出性呕吐、肠鸣音减弱,应首先考虑为麻痹性肠梗阻(D对);绞窄性肠梗阻是因肠系膜血管或肠壁小血管受压、血管腔栓塞形成而使相应肠段急性缺血引起肠坏死、穿孔(A错);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肠失去蠕动能力,肠腔内无阻塞但内容物停止运行,可迅速继发肠坏死(B错);痉挛性肠梗阻较为少见,多发生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或慢性铅中毒患者(C错);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机械性原因引起肠腔狭小或不通,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E错)。
12、题干:脊髓损伤最轻微的类型是()
A、脊髓震荡B、脊髓挫伤C、脊髓休克D、脊髓断裂E、脊髓受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脊髓震荡是当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但由于无病理性变化,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恢复(A对);其中脊髓挫伤是指在脊髓外伤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的丧失,脊髓实质有挫伤改变但软膜完好(B错);脊髓休克是指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反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C错);脊髓断裂后断裂平面脊髓功能完全丧失,是较为严重的脊髓损伤(D错);脊髓受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脊髓受压导致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压迫可恢复部分脊髓功能,若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坏死则功能难以恢复(E错)。
13、题干:患者,男,36岁。胸腔术后胸膜腔闭式引流管不慎自胸壁伤口脱出,首要的措施是
A、急呼医生处理B、将引流管重新插入胸腔C、手指捏紧引流口皮肤,勿使进气D、吸氧E、急送手术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当胸腔闭式引流时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首先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以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C对);护理人员在发现引流管脱出后应首先封闭患者伤口防止气体进入,同时可通知医生前来处理,而非等待医生处理(A错);不可将已脱出的引流管送入胸腔以免引起感染(B错);吸氧不是首要措施(D错);引流管脱落后应视情况进行处理,若患者病情严重胸腔引流物较多则应送至手术室重新引流,若引流液少处于即将拔管状态可暂不插管观察患者情况(E错)。
14、题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A、抬高患肢B、手术探查血管C、应用扩血管药物D、密切观察有无肾功能损害E、彻底切开筋膜减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骨筋膜室综合症,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切开减压。早期切开筋膜减压是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坏死的唯一有效方法(E对);局部按摩、使用扩血管药物解除血管痉挛均只能暂时缓解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无法根本改善症状(C错);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出现肢体血液循环受阻征象切忌抬高患肢,防止供血不足加重缺血(A错);BD选项措施不必实施(BD错)。
15、题干: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差、容易脱位的关节是
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E、踝关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关节囊薄弱松弛,最易脱位(A对);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B错);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C错);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相对而言都较稳固(D错)。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E错)。
16、题干:食管癌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肺炎B、吻合口瘘C、肺不张D、乳糜胸E、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5~10天,消化道内容物的漏出,导致胸膜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痛、患侧胸膜腔积气积液,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B对);由于疼痛限制病人呼吸、咳嗽,或胃上拉至胸腔内使肺受压等因素,术后易发生肺不张、肺感染(AC错);乳糜胸多因伤及胸导管所致,多发生于术后2~10日,病人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甚至血压下降(D错);若术后每小时引流量超过ml,连续3个小时,呈鲜红色并有较多血凝块,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少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E错)。
17、题干:食管癌术后护理中错误的是
A、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B、静脉补液维持营养C、注意口腔卫生D、术后肠蠕动恢复即可进食E、注意并发吻合口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食道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非常关键,应严格按照禁食水→鼻饲→经口进食的顺序进行,具体时间由医生决定。鼻饲从术后第二天开始。经口进食阶段:一般术后第6-8天左右开始,医院有差异。先试餐,即小口饮水数10毫升,观察有无剧烈呛咳、胸闷、心慌及发热、寒颤等异常情况(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BCE对)。
18、题干: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是
A、重建胸腔负压B、排出积气C、排出积液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E、便于观察病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胸膜腔闭式引流可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具有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及促进肺膨胀的作用。全肺切除术后保留胸腔引流管的目的是调节两侧胸腔压力,因此一般呈夹闭状态,能够保证患侧胸腔内有一定渗液,以减轻或纠正纵隔移位,因此,调节两侧胸腔压力是一侧全肺切除术术后进行胸腔引流的主要目的(D对ABCE错)。
19、题干:计算烧伤面积时,按中国新九分法头颈面积应为
A、9%B、6%C、8%D、10%E、5%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中国新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其中头颈部面积占9%(头部为3%,面部为3%,颈部为3%)、双上肢为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7%)、躯干为27%(躯干前后各13%,会阴1%)、双下肢为46%(包括臀部)(A对BCDE错)。
20、题干:患者,男,38岁。因急性肾衰竭住院,目前患者处于少尿期,患者询问护士少尿期一般维持多久,正确的回答是
A、1~3天B、5~7天C、7~14天D、14~21天E、21~28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急性肾衰分为三期:在少尿期,尿量少(每日<mL),甚至无尿(每日<l00mL),一般持续7~14日(C对);当尿量突然或逐日增加,每日超过mL时即进入多尿期,多尿期每日尿量可多达~mL或更多,大约维持2周;当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即每日尿量在l~2mL时,即进入恢复期(ABDE错)。
21、题干:36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是
A、化疗B、中药治疗C、放疗D、内镜治疗E、手术治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食管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化学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全身情况和心肺功能良好、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的病人。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cm、胸上段癌长度<4cm、胸下段癌长度<5cm者切除的机会较大。(E对)
患者男,39岁。因阵发性腹痛、呕吐6小时,以“肠梗阻”入院。患者烦躁,面色发绀、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90/70mmHg。
22、题干:真题-Z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吸氧、输液B、仰卧中凹卧位C、置热水袋热敷D、监测中心静脉压E、测尿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进行,或通过障碍,该患者出现了烦躁,面色发绀,血压下降,判断该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且因肠梗阻丢失了大量氢离子和氯离子,导致患者体内PH和碳酸氢根离子升高,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此时的护理措施:吸氧输液,采取中凹卧位,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呼吸困难,监测中心静脉压观测尿量,记录生命体征,但应避免热敷,防止掩盖真实病情,且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增加脏器的血流量和血管通透性(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BDE对)。
23、题干:积累劳损可引起
A.病理性骨折B.疲劳性骨折C.压缩性骨折D.完全骨折E.粉碎性骨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即疲劳性损伤(B对);病理性骨折指骨髓炎、骨肿癌等疾病可致骨质破坏,在此类骨组织疾患的影响下,施加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A错);压缩性骨折指骨质多因压缩而变形(C错);完全骨折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D错);粉碎性骨折指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骨折线呈T形或Y形(E错)。
24、题干:股骨干上1/3段骨折,近端出现
A.患肢内收、缩短、外旋畸形B.枪刺刀畸形C.屈曲、外旋、外展移位D.骨筋膜室综合征E.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股骨干骨折是指转子下、股骨髁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可分为上1/3,中1/3,下1/3骨折,在上1/3段骨折由于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牵拉,使骨折的近折端屈曲、向前、外旋、外展移位(C对);患肢内收及枪刺刀畸形不是股骨干骨折表现,其中枪刺刀畸形多见于桡骨远端骨折(AB错);骨筋膜室综合征多见于胫腓骨骨折后,是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D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为骨折的处理原则(E错)。
25、题干:胫腓骨干骨折易并发
A.患肢内收、缩短、外旋畸形B.枪刺刀畸形C.屈曲、外旋、外展移位D.骨筋膜室综合征E.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小腿部骨折或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发生血肿、反应性水肿,使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筋膜间隙综合征,又叫骨筋膜室综合征(D对);患肢内收、缩短、内旋畸形是髋关节后脱位的体征(A错);枪刺刀畸形是桡骨下端骨折的体征(B错);屈曲、外旋、外展移位是髋关节前脱位的体征(C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是骨折的处理原则(E错)。
26、题干: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
A.排尿困难,排尿痛B.运动后血尿C.尿潴留D.排尿中断E.尿失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膀胱结石时,结石嵌于膀胱颈口时可出现明显的排尿困难,并有典型的排尿中断现象,还可引起急性尿潴留(D对ABCE错)。
27、题干:成人会阴部烧伤时,面积为
A.3%B.5%C.6%D.21%E.1%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中国新九分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方法是:成人头颈部体表面积为9%(1个九);双上肢为18%(2个九);躯干(含会阴1%)为27%(胸腹前侧13%,背部13%)(3个九);双下肢(含臀部)为46%(5个九+1);共为11×9%+1%=%。其中大腿21%,小腿13%,足7%,臀5%,双大腿是21%(E对ABCD错)。
28、题干: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2mlB.mlC.mlD.ml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12小时内无尿液产生者(D对ABCE错)。
29、题干:开放性气胸的特殊病理变化是
A.健侧肺受压B.小肺泡破裂C.伤侧肺萎缩D.纵隔扑动E.胸腔内压高于大气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开放性气胸呼、吸气时,出现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呼气时移向健侧,吸气时移向伤侧,形成纵隔扑动,是开放性气胸典型病理变化(D对);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可通过胸壁伤口随呼吸运动自由进出胸膜腔;当空气出入量较多使胸腔内压力与大气压几乎相等时,伤侧肺完全萎陷丧失呼吸功能;此时伤侧胸内压高于健侧,使健侧肺扩张受限,此为开放性气胸的一般特征(ACE错);气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腔内积气,肺泡破裂是气胸一般病理变化(B错)。
30、题干:张力性气胸的特殊病理变化是
A.健侧肺受压B.小肺泡破裂C.伤侧肺萎缩D.纵隔扑动E.胸腔内压高于大气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张力性气胸为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胸腔内压力高于大气压是张力性气胸特征性表现(E对);张力性气胸一般特点包括健侧肺受压、腔静脉回流障碍、伤侧肺严重萎陷(AC错);肺泡破裂是气胸一般特征(B错);纵膈扑动是开放性气胸的特征性表现(D错)。
护理考试10G免费大礼包
近5年历年真题,内附详细答案解析
课程视频,业内一线名师教学视频
高频考点,总结归纳各章知识点
冲刺模拟卷,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