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乡村全科考点大汇总之十一

⊙编辑:精诚君

根据《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试行)》,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主要包括医学人文、公共卫生、全科医疗三大部分内容,具体各部分内容涵盖知识如下:

1.医学心理;2.医学伦理;3.卫生法规;4.基本技能。

1.公共卫生策略;2.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基本知识;3.健康教育;4.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6.居民健康管理;7.卫生监督协管;8.卫生管理政策;9.基本技能。

1.全科医学基本知识;2.常见症状;3.常见病与多发病;4.合理用药;5.急诊与急救;6.基本技能;7.中医辨证论治和适宜技术应用。

各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如下:

(可点击图片放大)

今天依然是全科医疗的资料汇总,知识点琐碎,不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那里会有更好的复习备考方法等着大家。

疣状皮肤结核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直接接触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如结核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结核病动物的奶汁、病灶分泌物、血液等。

(二)发病机制

病人多受到过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已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特异性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再次受到感染时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与结核杆菌或含有结核杆菌的吞噬细胞接触时,释放出一系列免疫效应因子,吸引并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溶菌作用,使它们本身转化为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形成结核性肉芽肿改变。

所以在组织病理上,结核性肉芽肿由多核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中央可有程度不等的干酪样坏死,外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组织中可查到结核杆菌。由于变态反应,病变中央层逐渐增,厚角化过度或乳头瘤样改变,呈现疣状隆起。

类鼻疽病的概述

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假单胞、U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其疫源地主要分布于北纬20°以南,南纬20°以北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多见。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等省区都有本病报道。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破损皮肤接触含有类鼻疽假单胞杆菌的水和土壤而感染。

多形红斑的临床症状

1.皮疹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以后可出现风团、丘疹、结节或水疱、紫癜等。红斑大小如同扁豆或指甲盖,颜色鲜虹,中心暗红或紫红,可相互融合。有些虹斑中心可消退,形成环状,或出现重叠水疱,形如虹膜,颇具特征性。

2.皮损多对称分布于手足背部、掌跖,腕肘、膝、面颈及臀部。严重者泛发全身,可累及口、眼、外生殖器等黏膜,出现黏膜红肿、糜烂、溃疡等。

3.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常伴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如疲乏、头痛、发热、关节痛等。

4.病程轻者1~2周,重者3~4周方可消退。常有季节性复发,以春秋季多见。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尤以女性多见。

化脓性关节炎

一、病因

①致病菌:金葡(85%±)、白葡、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肺炎球菌;

②感染途径:血源性、创伤性、近关节化脓性骨髓炎直接蔓延、医源性感染。

二、病理

浆液渗出期(可逆);

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期(部分不可逆,不同程度关节软骨损毁);

脓性渗出期(不可逆,后遗重度关节功能障碍)。

阑尾炎的症状

急性炎症开始时,阑尾表现充血和肿胀,壁内有水肿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粘膜出现小的溃疡和出血点,浆膜有少量渗出。腔内积存混浊渗出液,称为单纯性阑尾炎,因内脏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局部并有明显触痛,临床常用麦克伯尼氏点表示触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脐与右骼前上棘联线中外侧1/3处有限局性压痛点,这个痛点是美国人C.麦克伯尼于年首先发现和描述的,故称为麦克伯尼氏点(麦氏点)。

若病情继续发展,数小时后阑尾肿胀和充血更为明显,阑尾壁内常有小脓肿形成,粘膜有溃疡及坏死,浆膜面多量纤维性渗出,腔内充满脓性液体,称为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此时全身症状较重,右下腹疼痛明显。最后可发展为阑尾壁的组织坏死,若有梗阻,则阑尾远端坏死更严重,呈紫黑色,常在此处发生穿孔,称为坏疽性阑尾炎,一般均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此时除压痛外,还伴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反跳痛。体温多超过38.5℃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也增多。因阑尾腔的近端均有肿胀而闭琐,经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内积存的脓液,无肠内容物,加之有大网膜包裹,很少继发弥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浸渍足的表现

充血前期:暴露于湿冷环境后不久即可产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开始仅有感觉局部寒冷不适,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则逐渐出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

充血期:于病人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变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周围脉搏跳动明显,出现弥漫性灼痛,不断加剧,于十天左右后代之以发作性刺痛,受热加剧,遇冷缓解,并可由多种刺激诱发。可有轻度心动过速,低热,暂时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水疱、血疱,皮内或皮下出血,表皮剥脱或浅表坏疽,毛发和甲板脱落,常伴细菌感染。

充血后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常见雷诺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大疱,皮肤及附件萎缩等现象。

有暴露于湿冷环境后不久产生感觉局部寒冷不适,提供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则逐渐出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病人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变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周围脉搏跳动明显,出现弥漫性灼痛,不断加剧,于十天左右后代之以发作性刺痛,受热加剧,遇冷缓解,并可由多种刺激诱发。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常见雷诺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大疱,皮肤及附件萎缩等现象。即可诊断。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白殿疯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7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