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警部队来自任务一线的优秀干部和士官代表的三亚之旅即将结束。前期,武警部队组织抢险救援任务部队优秀官兵代表赴三亚疗养,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我们也向大家介绍了武警三亚疗养院的专项疗养概况。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一下这画风不一的对比照,照片的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或许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就是这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普普通通的小事最真实感人,最令人动容。
NO.1↑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李勇,男,汉族,年2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丽水市支队遂昌县中队一班长。10月1日凌晨2时,医院手术室推出一名“特殊”的病人。他是武警丽水支队遂昌中队的“90后”士官李勇。参加苏村救援时,他突发急性阑尾炎,痛倒在救援一线。
“29日早上,李勇就开始呕吐,一直忍住不说话,搬运物资时嘴唇发白,也不肯休息,直到满身冷汗、脸色惨白、痛倒在地,这才撤下一线。”战友马威说,为了不耽误救援,李勇坚持在一线,直到30日下午7时,才被送抵医院。李勇的老家在江西赣州,他在遂昌已经服役了4年。“遂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苏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有难,我一定不能轻易下火线。”李勇说。苏村发生山体滑坡后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带领着尖刀班奔赴苏村,成为最早一批到达施救现场的武警战士。他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转移受灾群众,搬运救灾物资,保障后勤工作,连续作战两天半,只休息了4个小时。在救援期间,他也只吃了一些压缩饼干,还时不时伴随着腹痛。“满脑子想着必须完成任务,一定不能倒下。”李勇痛苦地说,苏村就是家乡,为了“家人”,虽死无悔。 NO.2↑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潘云峰同志,男,辽宁庄河人,现任武警水电四支队司令部工程技术股股长。汛期以来,他先后参加了江西鄱阳向阳圩溃口封堵、九江地区抗洪抢险及湖北黄梅考田河溃口封堵等重大抗洪抢险任务,从6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特别是在鄱阳向阳圩溃口封堵和黄梅考田河溃口封堵两次大仗硬仗中,他先于部队出发赶赴一线,侦测溃口现场的资料,并及时传回部队前指,为研究灾情、判断情况和制定溃口封堵战法提供了最宝贵的数据支持。战斗打响后,他一线指挥,精准按照溃口封堵的方案指挥车辆倒料推碾,确保溃口封堵的每一方土石料都压得严严实实,封堵的新堤坝固若金汤。在鄱阳溃口封堵中,由于天气炎热,烈日暴晒,一线指挥的潘云峰脸部被严重晒伤,整个脸部像黑炭似的,还开裂出血。特别是由于上火引起的嘴唇开裂,整个唇部红肿,吃饭时都张不开嘴,只能喝粥和吃清淡的食物充饥。但是他仍坚持一线指挥,直到任务圆满完成。7月4日,赣北地区险情最危急的时候,他身体还没恢复就主动请战,前出一线,转战共青城、彭泽、瑞昌和湖北黄梅县考田河溃口,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仗一仗打胜仗,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心系灾区,一心为民的朴实品质。NO.3↑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杨志刚,男,汉族,年10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交通八支队二大队五中队破碎机操作手。10月11日晚7时,苏村救援进入突击之时,破碎锤操作手杨志刚因连日奋战生病正在输液,此时,上级下达突击命令,就在五中队中队长为替补操作手一筹莫展的时候,五中队老党员、老士官杨志刚主动要求操作破碎锤。为顺利完成堰塞湖泄洪槽沟底巨石清理任务,他不顾个人安危及身体虚弱,将破碎锤开进宽5米,深7米的泄洪槽底进行破碎巨石,由于作业面较小,破碎锤振动较大,加之堤坝机械交叉作业,碎石不断滚落沟底,情况异常危险。10月12日早上6时,强大的振动与摩擦力造成的飞石划在他脸上,形成一条长长的伤口,顿时血流不止,他简单处理了伤口,不顾战友劝阻,坚持继续作业,连续奋战3个昼夜,提前完成了泄洪槽巨石破碎任务。
NO.4↑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张梅坚,男,汉族,年1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福建总队直属支队二中队班长。“班长,你挺住!”战士林伟豪、张镇帮小心翼翼将左腿僵硬的张梅坚从保医院。张梅坚是武警福建总队直属支队二中队班长,这已是他参加台风救援以来第医院。“班长什么任务都硬扛着干,明知道自己的病很严重,也不肯休息!”林伟豪摇着头压低嗓子对记者说,“医生已多次告诫他静养,停止一切剧烈运动”。张梅坚性格倔强,视使命重于生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得到群众被洪水围困的消息后不顾中队干部的反对硬是要参加。前进的道路坍塌,只能背负救援装具徒步强行,身患双侧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的张梅坚已然经受不住长时间剧烈的奔波,左大腿内侧的血管逐渐肿胀起来,从腰部至膝盖窝酸痛、麻木,整条腿不停抽动着,“班长,休息一会儿吧!”望着一瘸一拐,眼角紧皱,满头大汗的张班长,战士张镇帮关心的问,“我没事!这点小病小痛算不了什么!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快,我们抓紧时间!”张镇帮知道班长的性格,也就没再说下去。一路上,张梅坚咬牙硬撑着,直到任务结束左腿完全失去知觉,才停止脚步坐下休息。
像这样的抗洪抢险任务,作为武警福建省总队唯一一支船艇中队的骨干,张梅坚已经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当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时,再苦再累我们都要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解救。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一种光荣!”张梅坚眼神十分坚定,作为机动部队的一份子,他感到十分自豪。NO.5↑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林忠,男,汉族,年6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部队卫生队卫生员。还记得,当时一到现场,能看见的就是一片狼藉。除了救人之外,就是帮助老百姓清理道路,转移物品,对道路和房屋进行消毒,组织巡诊等等。自己虽然累,但是所有人都顾不上休息,也就忘了疲惫。
我是第一次参加疗养,家属小孩都很满意,很高兴。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家人对我一直的陪伴,一直对我工作的支持,我无怨无悔。
NO.6↑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刘强,男,汉族,湖北红安人,现为武警遂昌县中队司务长。灾难发生时刘强正在家陪妻子待产,当听到自己驻地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时,他告别待产的妻子,连夜赶到离家一千多公里的驻地,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奔赴救援前线,当大家问到他时,他只是说遂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生活了十一年,早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了。
作为一名军人,刘强最想对妻子说的就是对不起。在他看来,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没有陪在身边,希望妻子能够原谅他,他对妻子的愧疚,日后一定慢慢还。
NO.7↑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田宇,武警交通八支队三中队上士,先后参加福建宁化、连城抗洪救援,浙江丽水山体滑坡、深圳救援。在一次抢险救援期间,小孩高烧41度,田宇仍坚持作业12小时,后因脚踝扭伤,医生建议卧床休养一周。他三番五次向指导员请求,我还能行,我要上一线,但被指导员婉拒。
后来,他自己偷偷地跑到了一线,在战友的帮扶下爬上了他的卡特D,提起操作杆,开始了他的救援作业。在救援一线,他用行动践行“灾情就是命令,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NO.8↑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李国军,男,汉族,年8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福建总队直属支队四中队班长。“大叔,大婶,快离开这里,洪水马上淹过来了!”李国军与战友们挨家挨户劝离处于低段处的群众,多名居民不断被转移至安全地域,但仍有一些老人家不愿离开。此时洪水已超过警戒线,再不离开,乡亲们就会有生命危险。李国军当机立断,与村干部折回不愿转移的群众住所,全力疏导劝离,由于长时间不停的喊话,李国军的嗓子沙哑了,但他仍不抛弃任何一条生命,淌着不断上涨的洪水穿梭于村落的大街小巷。李国军是武警福建总队直属支队四中队的一名班长,入伍5年,像这样的抢险救灾任务已参加10多次,每次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竭力施救,全然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是啊,班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那晚,村里很多栋楼房接连倒塌,湍急的洪水上涨到二米多高,此时仍有一户村民未转移,在危急时刻,班长毫不犹豫,将救生绳固定在树上只身一人带着另一头绳索跳入洪流中游到被困群众的楼房……”回忆起当晚的情景,战士黄志兴脸上带着一丝恐惧之色,“班长不让我们冒险,每次总把危险留给自己。”在战士们的眼中,李班长责任心非常强,干工作是出了名的拼命,对待战友亲如兄弟,让大家在艰难困苦时仍感开心快乐,斗志更是高昂。
NO.9↑救援现场图→疗养现场图救援一线回顾:
贾羽,男,汉族,年08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浙江总队丽水支队班长。由于“鲇鱼”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年9月29日11时许,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任庄镇黄庄垟村发生泥石流,贾羽作为中队应急班成员第一时间进入现场,更是身先士卒,带中队应急班深入救援现场,搜救失联村民。
或许这些故事,仅仅是他们常年担负执勤任务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件,而你也同样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武警官兵坚守一线、在人民群众遭遇灾难时勇上一线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无数战士前仆后继,顽强拼搏。下一次,我们期待看到你的故事!
资料整理:解放军报记者赵波,程志鹏、杨洋、钟景兵、刘治乾、杨阳、孙超
你可能还喜欢
军婚
10全10美,天生1对
为什么一碗蛋炒饭能感动整个军营?
那些年,我们跑过的“花样五公里”,看到最后眼泪默默流下来
当钢枪遇上玫瑰、铁血遇上柔情,军人的爱情浪漫又甜蜜
除了方块加直线,还有温情浪漫;除了钢枪和子弹,还有苦辣酸甜
▎本期监制:赵波
▎主编:张海华编辑:王鹏、孟朝
▎投稿邮箱:capfnet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白癜风的治疗秘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