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荻从秘书到张学良妻子,这条路她走了

文/简书作者:简一的西楼

01

赵一荻与张学良

如果没有她七十二年的陪伴,如果没有她奋不顾身的追随,如果没有她事无巨细的照顾,也许张学良在那段囚禁岁月里,早已支撑不下去,更不会有百岁高龄的寿命。

她的一生,从来都只为一个人而活;她的存在,也只为一个人而存在。没有遇到他之前,她是大家闺秀;遇到他之后,她是他的秘书,换言之,情人吧。可是,她无怨无悔,只因那个人是他。

这辈子,即使没有名分,也生死相随。

战争,古往今来,都是残酷的。偏偏在这一次,如此柔情,更沦为他们爱情的催化剂。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或许也不会有那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吧。

你们猜到了,我要说的是谁吗?

她是,赵一荻;他是,张学良。

02

赵庆华与吕葆珍

一九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香港。

一个女孩出生在赵家。当时,有一片美丽的霞光,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中,父亲赵庆华因而给她取名赵绮霞,很美的名字。她还有一个乳名,叫香笙。那么赵一荻的名字,是由何而来呢?因为她还有个英文名字,Edith,很洋气吧,据说当时很多富贵人家的孩子都有英文名字,一荻便是Edith的音译过来的。又因为她在赵家姐妹中排名第四,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叫她赵四小姐。

所以呀,香笙,赵绮霞,赵一荻,赵四小姐,全是她。下次有看到她的名字,不要误会不是同一个人哟。

父亲,赵庆华,北洋政府交通部副部长,家里钱财万贯。可以说,赵一荻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又或者说,她就是一个官二代富二代。这样家庭出生的女孩,嫁的人都不会差,为什么赵一荻还是没名没分的跟随了张学良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六年,因为父亲升官,便把家从香港搬到了北京。没多久,又搬到了天津,这一住,便是好多年。于是就有了日后的故事。

七岁上学,大家闺秀要学的东西,她全学了,钢琴、英文、画画,无一不通。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一荻出落得越发美丽动人。

当时上流社会的官小姐们,大多会参加舞会,跳交谊舞,结实青年才俊,以便日后能嫁个好丈夫。唯有赵一荻,偏偏不想参加,只因实在不喜欢。

第一次参加的蔡公馆宴会,还是被三个姐姐硬拉去的。不曾想,第一次公开露面,便吸引了很多公子哥的注意,不少人邀请她跳舞,她只是淡淡地拒绝。往后参加的各种舞会,但凡有人请她跳舞,她都一一拒绝了。只有一个人,她没有拒绝,相反,还与他默契地跳完了一支舞。

是了,那个人就是张学良。

03

《北洋画报》封面女郎赵一荻

张学良如何初识赵一荻呢?还得从《北洋画报》说起。

这份画报是赵一荻的大姐夫冯武越创办的,以京津内容为主,后来有受到张学良的资助,发行量极大。这份画报最大的特色,就是封面。只要上过封面的人,绝对会一夜爆红。所以,当时不少名媛贵妇挤破脑袋都要争着抢着上封面。

赵一荻呢,凭借着这层关系,好几次登上《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有一张照片就是,她头戴遮阳帽,身穿公主裙,微微侧身,好不妩媚。

因为封面女郎,身为《北洋画报》股东的张学良,怎么可能不注意到这位典雅美丽的女子呢。据说,在还未见到她真人之前,仅凭照片,张学良就已倾心赵一荻。果然不负花花公子之名啊。

此时,赵一荻还不知道,命定的那个人已经出现。就在不久的将来,她为他飞蛾扑火,即便“私奔”,也再所不惜。

一九二七年,赵一荻十五岁。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中一件,彻底改变了她往后的人生。

第一件,她考上了北京燕京大学英文系。第二件呢,便是遇到了张学良。

那天,正值蔡公馆举办生日舞会,赵一荻闲来无事,便陪姐姐一起参加。千里姻缘一线牵,张学良也正好在这个舞会上,看到之前心仪很久的女子,此时竟然出现了。于是,上前邀请她跳舞,赵一荻也没有拒绝。

一支舞跳完,感情也就这么跳出来了。两人可以说一见钟情,只是张学良对她倾心的时间更早,而赵一荻呢,面对风流倜傥,有着民国四大美男子之称的他,怎么可能不动心呢。

那时,张学良,二十六岁,已有妻室,还同时与好几个女子有联系,啧啧,风流史不要太多哦。只是,赵一荻并不知道,她只知张学良有妻室,不能做人家的妾,毕竟是大家闺秀出身,做出这样的事,肯定要被父亲责骂的。

于是,赵一荻一直用理性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她在日记里写道:

非常爱慕张少帅,可惜他已有妻室,命何之苦也!

直到他们在北戴河,再次相遇。被压抑的情感一下子爆发,日思夜想的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还未尝过爱情滋味的赵一荻,怎么抵挡得了。

在北戴河相处的一个月,两人的感情迅速增温。尤其是赵一荻,深陷这段感情中无法自拔;反观张学良,其实他是清醒的,这么多年,见过多少女子,知道和什么样的女子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于张学良而言,赵一荻最多只是情人;于赵一荻而言,他是她的全世界。她无法想象,有一天自己的生活里没有他会怎么样。她爱张学良,远比自己想像的要深。

然而,当时的赵一荻已有未婚夫,是父亲一手包办的。当赵庆华得知自己的女儿和有妇之夫坠入爱河时,非常生气,禁止他们见面。尽管如此,还是为女儿的幸福一手策划了一出“私奔门”,甚至急流勇退,不再过问官场之事。这已是后话。

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被炸身亡。这一天,恰好是张学良的生日。此后,张学良再也没有在这一天为自己过生日,甚至还把生日改了,就是不想父亲去世,自己还大张旗鼓、欢天喜地地过生辰,有违孝道。

面对父亲的突然去世,张学良无法再理会儿女私情,而是开始着手处理军中大大小小之事。时间很快,转眼来到半年后,张学良还是被繁忙的军务压垮了。他有种冲动,想再见一见赵一荻,便发了一封邀请信,告诉她,自己生病了,邀请她来沈阳游玩,还派了副官陈大章去接赵一荻。

赵一荻和父亲以及家人商量后,便登上前往沈阳的列车。

谁也不曾想到,“私奔门”就这样发生了。

此后,她的人生中,与赵家再无瓜葛。她,只能一生一世,跟随张学良,再也无处安身。

04

于凤至

别看赵庆华对女儿喜欢上张学良这件事很生气,可生气归生气,天底下哪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女儿呢。在官场上混了这么久,他怎么会不清楚张学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倘若自己不逼一下,或许赵一荻和外面的女人毫无两样。

赵庆华,就是只狐狸,还是只为女儿着想的好狐狸啊。

赵一荻走后,赵庆华立刻发表声明:

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

随后,赵庆华急流勇退,辞职归隐。他所做的所有一切,只为了换取女儿一生的幸福。他就是要让天下所有人知道,自己的女儿跟着你私奔了,反正以后我不会负责她的事情,所有与她有关的事情,你自己负责呗。

看吧,姜还是老的辣。张学良做梦也没有想到,赵庆华竟然会来这一出。摆明了就是变相逼婚嘛。张学良回忆这段时光时,也说过赵一荻明明就是征求过父母的同意后,才过来的,他的副官陈大章也可以作证。而且,赵一荻心里也清楚,自己和父母说过了,这并不是“私奔”。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出呢?想来各位看官,已经明了与心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赵一荻就这么没名没分进了张家,不对,是住在北陵的一个别墅。作为原配夫人的于凤至(下周,就是她的故事啦)一看张学良带了这么漂亮的女人进门,怎么会不伤心。据于凤至(下周就是她的故事)回忆,赵一荻苦苦哀求她,并答应她不要任何名分,只求一个秘书身份,让她名正言顺留在张学良,照顾她。

于是,在外人看来,赵一荻便成了张学良的秘书。

秘书这一身份,一直伴随赵一荻,直到她五十一岁那年。张学良才给了她名分,一场白发苍苍的婚礼。

漫长的三十六年里,她的世界只有张学良,即便后来有了儿子,也不及张学良重要。

为爱而活,一世红颜。

05

赵一荻

一九二九年,赵一荻怀孕了。按理说,做妈妈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不知为何,她的背上长了一个痈疽。医生说,最好打掉这个孩子,这样对赵一荻的身体才好。

可是,赵一荻清楚,这是她和张学良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把爱的结晶杀死了。她下不了手。忍受着十个月的疼痛,忍受着没有家人陪伴的寂寞,一九三零年十一月二十八,张学良四子张闾医院。

出院后,赵一荻把孩子带回了北陵。初为人母,又没有家人的帮助,她不知该如何带孩子,整日以泪洗面。张学良见此情此景,自己也很难过。于凤至见丈夫如此,就知道赵一荻有难处,于是,她伸出援手施救,只为她是孩子的母亲,而自己,也是孩子的母亲。

后来,于凤至出资在大帅府旁盖了一栋小楼,专为赵一荻住。于凤至深明大义,其实长时间的观察,她早已知道赵一荻和张学良外面的其他女人不一样,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只是安静地陪伴在张学良左右,也便释怀了。看到这里,真心替于凤至心疼啊,无法言语没有丈夫的痛苦,还要宽宏大量地丈夫着想,照顾他的女人,真的不容易。不过,有一点,于凤至做得的确很好。她不曾为难赵一荻,除了“秘书”这一件事吧,“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一事情从未在她身上发生。必须给掌声。

没有多久,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谁也无法说清楚道明白。唯一能确认的便是:

“九一八”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不能诿过于他人,我的过,就是我的过。

此后,张学良成了千古罪人,导致东北三省落入日本人手中,更使日本人的野心越来越大,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他,还有蒋介石脱离不了关系。

张学良的意志越发消沉,只能靠吸食毒品麻痹自己的神经,直到一九三三年三月,被迫引咎辞职,他早已人不人,鬼不鬼。为了能够顺利出国(蒋介石下的命令),在赵一荻的陪同下,张学良成功戒毒,走出国门。

06

赵一荻与儿子张闾琳在香港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要求他联共抗日,便有了“西安事变”。隐隐有些了解的赵一荻,其实很担心张学良会出事情。但是张学良告诉她,自己清楚在做什么,要她不要担心。

幸好,后来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的斡旋下,和平解决。随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回到南京。一到南京,张学良便蒋介石监禁起来了。

等赵一荻再次见到张学良时,早已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还是在南京高等军事法庭的庭审现场见面的。

庭审后,张学良被判十年有期徒刑,现在想想,何止是十年啊,简直就是一辈子啊。一个噩梦竟然可以做这么久。赵一荻听到这个消息,五雷轰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所措,心爱的人,在美好的年华,只因做了这样一件爱国的事,而被判十年,不公啊。

那又如何呢。被囚禁的还是得被囚禁。而张学良没有落得和杨虎城一样的下场,据说是因为宋美龄的担保。而他也公开说过:

西安事变后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

不幸中的万幸,张学良活了下来,还被允许妻子陪伴。从太平门外孔祥熙的陵园公馆到浙江奉化溪口,这一年的时间里,于凤至和赵一荻轮流照顾张学良。后来于凤至体贴地提出,先有自己照顾张学良,毕竟赵一荻的儿子年纪还小,正是需要母亲照顾的时候。不得已,赵一荻只得回上海照顾孩子。

不曾想,这一别,竟是三年。

再见已是一九四零年的事了。

三年里,张学良囚禁的地点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变。从浙江溪口到安徽黄山,再到江西萍乡,再到湖南郴州,再到湘西沅陵,最后到贵州修文阳明洞,一路颠沛流离,于凤至的身体撑不住,乳房上的烂疮日益严重,必须得让医生医治。于是,张学良提出让赵一荻来代替于凤至,陪伴他。

而赵一荻,这三年的时间里,过得并不好。虽然日子很充实,照顾孩子,看书打发时间,深居简出,可是心里到底牵挂张学良。接到戴笠和张学良电报的当晚,赵一荻睡不着。一边是儿子,一边是深爱的丈夫,尽管她心底明白,自己的天枰早已偏向张学良,可依旧舍不得儿子。

最终,她还是下定决心,追随丈夫,把孩子交给了张学良在美国的朋友伊雅格。

不曾想,这一别就是十五年,整整十五年,没有儿子的消息,连自己的消息更难以外传。如果她知道会有十五年的别离,还会选择吗?

我想,她会的,在爱情面前,她一直都是勇敢的,从不曾退缩,执着追求才是她的风格。

07

左起:刘乙光、赵一荻、张学良、莫德惠

赵一荻行色匆匆来到贵州阳明洞,终于见到别离三年的丈夫,张学良。可以想象两人见面的场景,或许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吧。三年,每时每分每秒,都在想你。终于,见到你了,竟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有的只有眼泪。

那头,于凤至听说赵一荻赶到了,连忙交代了一下张学良的情况。第二天,便匆匆走了。这一走,于凤至直到离世,也没有见过张学良。唯一知道张学良消息的时候,还是他递来的离婚协议书。这已是后话,下周会讲述她的故事。

从此,赵一荻便又以秘书的身份照顾张学良,陪他解闷,陪他说话,陪他打发漫长的幽禁时光。有次,张学良患上急性阑尾炎,等再次回到明阳洞时,因为赵一荻担心没有药物,而他的身体又没有康复,向戴笠说明情况。戴笠便把他安置在了贵州黔灵山麒麟洞。在张学良到之前,这里本是杨虎城幽禁之处。岁月流转,竟以这样的方式相见(此时,杨虎城已经不在此处),太奇妙了。

后来,又再次从麒麟洞转移到贵州开阳,又到桐梓。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他们又被转移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一住便是十年。

第一个十年,在大陆转移来转移去;第二个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一直被幽禁在台湾。如若没有赵一荻的细心陪伴,不知道张学良又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有次,因为朋友的探望,留下了合影,被朋友发表在报刊上,全国都知道张学良被囚禁在哪里。蒋介石就不高兴了,他非常生气,甚至下命令,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许去见张学良。无奈,可怜的娃,再次被转移到高雄。不过,据说,一年后,又被安置在井上温泉。

一九五七年十月,他们从井上温泉,被安置在高雄西子湾。这是两人居住过的最好也是最舒服的地方。可是,张学良因为之前在井上温暖过度用眼,得了眼疾,视力越来越差。最差的时候,根本看不了书,只能靠赵一荻念给她听。

次年五月十七日,来了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给了赵一荻一个大惊喜。

08

宋美龄

是了,这个女人就是宋美龄。这已是她第二次来访,之前在新竹也来过一次。她这回是来探望他们的,顺便呢,问了张学良在看什么书。当得知他在看明史和佛经时,便劝他可以看看基督教的书籍。因为宋美龄信仰基督教。

此后的半辈子,张学良便信仰基督教。而赵一荻呢,也跟着信仰,在她看来,丈夫信仰什么,她就信仰什么。从某种程度来说,张学良便是赵一荻的信仰。

既然皈依基督教,肯定要接受洗礼。而张学良迟迟不接受的原因,还是因为于凤至和赵一荻。基督教要求一夫一妻制,倘若张学良要皈依的话,肯定得选择其中一个女人做妻子。不是于凤至,就是赵一荻。他不知道该选择谁,一个是结发妻子,一个陪伴三十多年的女人。

其实宋美龄有暗示,让他选择赵一荻。宋美龄之所以会这样说,还是因为蒋介石的授意。而且,当时蒋介石已经派人去美国,以张学良的性命做要挟,要求于凤至主动离婚。原因还不是因为可以断绝张学良去美国探亲定居,逃离台湾,逃离蒋介石的控制。可怜的于凤至,一个年逾六十的老妇人,从头到尾就是颗棋子。

后来,他们还带回来于凤至的一封信和亲笔签名的“离婚协议书”,张学良不得已,只得签上。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一九六四年七月四日,张学良和赵一荻结婚。

这一年,张学良六十四岁,赵一荻五十一岁。

迟来整整三十六年的婚礼,终于在此刻,圆了赵一荻的梦。

作为一个女人,怎么可能真的不要名分呢。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么多年来的委屈求全,在此时,释放。

从此,她不再是他的秘书,而是张学良的妻子,张学良第二任妻子。

多么难得的名分,为此,等待了三十六年。

试想,谁能坚持呢。世间只有赵一荻,也唯有赵一荻。

09

年,张学良与赵一荻的结婚照

一九七五年,蒋介石去世;一九八八年,蒋经国去世。

蒋氏父子的离开,赵一荻和张学良夫妻俩松了一口气。五十多年的幽禁,于此,终于告一段落。

一九九四年,他们离开了台湾,前往美国夏威夷定居,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金丝雀再也不必关在笼子里,终于可以自由地翱翔。

他们住进了最高档的假日酒店希尔顿饭店,一住就是四年。四年后,发现手头的钱不富裕了,便住进了夏威夷的老年公寓。

这样的好日子没有多久。赵一荻刚来夏威夷时,因为肺病而住院。尽管往后的每一年,都会住院,依旧抵挡不了她要陪在张学良的身边。他们每周日上午都会去做礼拜,过了这么多年,两人依旧形影不离,感情好得就像一个人。

两千年五月二十八日,张学良百岁,赵一荻八十八岁。有人帮张学良办了一个百岁生日庆典,即便赵一荻身体不舒适,还是硬撑着参加庆典。只为他的百岁,只有那么一次。他们在庆典中留下来最后一张合影。

六月二十二日,赵一荻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她的墓碑上,刻着《圣经》中的诗句:“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亦必复活。”

在赵一荻离开之前,早已为自己买下一块墓地,便是位于檀香山和夏威夷之间的深谷墓园,之前是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遗骸葬身之地,后来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得到菲律宾的许可,把丈夫的遗骸待会菲律宾,便出售了这块墓地。随之,便被赵一荻买下。她想着,自己在百年之后,可以与丈夫合葬在此处。

是了,她如愿了。

一年多后,张学良也离开了人生,与赵一荻合葬在一起。

他们的一生,只分开了短短的一年,往后的许多年,会一直,一直,一直在一起。谁也无法再把他们分开。

10

晚年的赵一荻与张学良

龙应台说,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种与你并肩站在船头,浅戡低唱两岸风光,同时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赵一荻,就是这样的人。

她在张学良落难时,不离不弃;在张学良获得自由后,找之前的恋人叙旧时,也待在原地等着他。她知道,张学良最后还是会回头的。

七十二年的陪伴,感情怎么可能说没就没有呢。

从秘书到妻子,这条路她走了三十六年。其中的艰辛,无人能治,唯有她默默扛下,默默陪伴,做张学良的解语花;即使张学良之前没有给她名分,还是无怨无悔的追随他。

她明白,她爱的是张学良这个人。

世间之爱,各种各样,她用自己的力量,为爱情开辟出另一条新道路。

信他,爱他,包容他,陪伴他,只要能在身边,什么都好。

突然想起刘惜君的《有你在身边》,用它结尾吧:因为有你在身边,才能忘掉所有疲倦,世界变得很大很大,爱到永远、永远。

简一的西楼:简书原创作者。爱写人物小传的伪文艺女青年,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鍖婚櫌鍝姣旇緝濂?
鍝鍖婚櫌娌荤櫧鐧滈鏈夋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181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