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医生张金哲割开女儿后背的溃烂

年12月24日,我国著名小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在北京逝世,享年岁。上世纪50年代初,张金哲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七十多年来,为儿童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说:“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热爱孩子的大夫。”他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一朴素道理。张金哲当年之所以走上小儿外科这一艰难道路,是因为他目睹了老师的孩子的死亡,意识到了我国在这一医学领域的落后。而在年,“婴儿皮下坏疽”的蔓延更是让他坚定了这项伟大的事业。那一年,“婴儿皮下坏疽”医院中爆发,死亡率高达%,无数的儿童被其夺去生命。经过研究后,张金哲认为可以在发生大面积感染前把患处切开,放出脓血,或许可以缓解病情。但彼时我国对小儿外科手术的研究太过浅薄,临床医生反对贸然进行动刀手术。张金哲无奈,恰逢他刚出生三天的女儿也感染了“婴儿皮下坏疽”,为了拯救更多患病的儿童,他决定在女儿身上“做实验”。妻子闻言,看向他拿着手术刀的手,顿时被吓得瘫软在地,但他毫不犹豫,用手术刀划开女儿后背上的感染区域,将脓血挤出。最终的结果证明,张金哲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女儿保住了性命,“婴儿皮下坏疽”患者的死亡率下降到了10%,乃至5%。此后的张金哲在小儿外科领域继续耕耘,创造了更适合儿童体质的麻醉方式,创下了30年1.5万例小儿阑尾炎手术无死亡的记录。并且作为领域的领军人物,张金哲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在多年的临床中,他也始终坚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实惠的药物为患者治疗,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在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是装着糖果或者小玩具,每次为儿童诊治,总会掏出来拿给对方,让幼小的心灵不被恐惧所笼罩。都说“医者仁心”,张金哲用一生证明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年,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张金哲获得了小儿外科界的“诺贝尔奖”——丹尼斯·布朗金奖。十年后,他被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张金哲是一位真正的医生,也是一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参考资料:光明日报《张金哲与小儿外科的60余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15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