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58例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部分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很难与急性妇科病区别,采用影像检查方法可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的普及应用,提高了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医院近年来收治的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10月至年9医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8~89岁,平均47岁;发病时间2~80h,平均23h。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或转移痛45例(77.6%),不同程度持续性下腹痛或全腹痛13例(22.4%),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49例(84.5%)。伴发热47例(81.0%),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56例(96.6%)。58例中单纯性阑尾炎5例(8.6%),急性蜂窝织炎26例(44.8%),化脓性阑尾炎11例(19.0%),坏疽性阑尾炎16例(27.6%)。

1.2 CT特征 阑尾周围炎症48例(82.8%),见图1。阑尾增粗47例(81.0%),见图2。右侧腰大肌和/或右侧髂肌前缘模糊24例(41.4%),见图3。阑尾粪石22例(37.9%),见图4。盲肠末端肠壁增厚19例(32.8%),见图5。阑尾腔内积液18例(31.0%),见图6。盆腔积液10例(17.2%),见图7。局部淋巴结肿大9例(15.5%),见图8。蜂窝织炎8例(13.8%),见图9。阑尾周围脓肿7例(12.1%),见图10。CT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征象55例(94.8%),单纯阑尾增粗2例(3.4%),阑尾未见明显增粗但周边见炎症1例(1.7%)。58例中CT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4例(93.1%),未见异常4例(6.9%)。(CT图片见本刊网站)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主要由于阑尾内粪石、寄生虫、虫卵或异物等引起梗阻,阑尾内容物排泄困难导致细菌繁殖[1]。细菌和阑尾腔的阻塞是引起阑尾炎的两个主要原因。大部分急性阑尾炎具有典型的上腹部或脐周疼痛,然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常伴有发热、呕吐,白细胞计数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一般诊断不难。但近1/3阑尾炎临床症状不典型[2],医院临床医师滥用抗生素等原因,易出现误诊或漏诊。

2.1 CT直接征象 ①阑尾增粗:正常阑尾CT表现为细管状或环形结构,管腔萎陷或少量液体或气体,阑尾一般外径不超过6mm。急性阑尾炎常表现为阑尾腔扩大并伴阑尾壁的增厚,多为环状增厚。增粗扩大的阑尾常位于盲肠的四周,以内后侧多见,周边常有渗出影。根据文献统计,阑尾炎时阑尾增粗的显示率为69.0%~%[3]。本组阑尾增粗率占81.0%,可见阑尾增粗肿大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CT征象。②阑尾粪石:阑尾粪石是由阑尾腔内粪便、细菌及分泌物混合长时间浓缩而成。CT表现为阑尾腔内不规则多发或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本组阑尾粪石显示率占37.9%。阑尾粪石作为急性阑尾炎时定位阑尾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急性阑尾炎CT诊断中有重要意义。③阑尾腔内积液:阑尾腔扩张是由于阑尾管壁充血肿胀或腔内结石导致腔口梗阻,内压增高,渗出物增多聚集或内容物淤积所致[2]。本组阑尾腔内积液显示率为31.0%,表明急性阑尾管腔扩张积液的显示率较高,具有诊断意义。

2.2 CT间接征象 ①阑尾周围炎症:CT表现为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见条索状软组织影。本组CT显示此征象占82.8%。通过调节窗宽、窗位及MPR重建可以增加显示率,但消瘦患者腹腔缺乏脂肪对比,不利于观察阑尾及阑尾周围炎症,腹腔内肠管扩张受压会影响阑尾观察。本组3例单纯性阑尾炎,因患者消瘦及腹腔内肠管扩张影响对阑尾及阑尾周围炎的观察而漏诊。②右侧腰大肌和/或右侧髂肌前缘模糊:本组占41.4%,表现为右侧腰大肌前缘模糊、渗出和/或右侧髂窝肌前缘模糊、渗出。这与阑尾的位置及发病时间长短有关,阑尾位于内侧壁,腰大肌前缘受累较多,盲肠后位或盆腔位阑尾时累及右侧髂窝肌较多,病程超过4天腰大肌及右侧髂窝肌同时受累明显增多。③盲肠末端肠壁增厚、水肿、变形:本组占32.8%,主要表现为阑尾相邻的回盲部肠壁炎性增厚、水肿,部分病例则表现为回盲部变形及周边少量积液。④盆腔积液:本组占17.2%,均为少量,并多见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常见于发病时间超过20h以上者。⑤局部淋巴结肿大:本组占15.5%,回盲部肠系膜上有多个0.5~25px结节状中等密度影。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阑尾周围脓肿病例,其次见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⑥蜂窝织炎:本组占13.8%,表现为阑尾周围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密度较炎性渗出时高,且较密实。⑦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本组占12.1%,表现为阑尾周边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肿块内或周边积气。

2.3 CT诊断价值 Rao等[4]对阑尾炎各种征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敏感性较高的征象为阑尾周围脂肪层内条纹状影、阑尾增粗、盲肠末端增厚;特异性较高的征象为阑尾增粗、阑尾结石、盲肠末端增厚和盲肠条带征。阑尾炎常见非特异性的征象包括阑尾周围脂肪层内出现条纹影、结肠旁沟内积液、腔外积气、蜂窝织炎等[5]。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及周围情况,可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其他病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确定阑尾具体位置,对术前制定术后计划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本组病例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达93.1%,表明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夏黎明,刘辉贤.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17(5):.

[3]RamanSS,KadellBM,VodopichDJ,etal.Patientgender-relatedperformanceofnonfocusedhelical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105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