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换季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年龄较小,极易被传染。今天让我们跟着周宁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保健医生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吧!

01

流行性感冒

主要症状:1.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2.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病程持续约一周。还会并发肺炎、脑炎、脑膜炎、循环功能障碍等。预防方法:1.注意室内开窗通风。2.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4.少去或者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避免与传染源接触。

02

水痘

主要症状: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3.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预防方法:1.减少接触,防止感染,水痘高发时期,家长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以防感染水痘。2.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教室、活动室、卧室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4.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03

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1.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2.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与手足口病相似。预防方法:1.隔离患儿二周。2.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3.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04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1.口痛,厌食,低热。2.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3.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预防方法: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05

诺如病毒

主要症状:1.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潜伏期多在24-24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2.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3.可能出现头痛、寒颤或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症状。预防方法:1.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2.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的食物,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3.确认水源安全,不喝生水,要喝煮开过的水。

06

“小儿蛲虫病”

主要症状: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尤以夜间为甚,夜卧不安,局部皮肤炎症。此外,尚有精神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遗尿,失眠等不适症状。偶因蛲虫爬入女孩外阴、尿道、阴道,可发生尿道炎、阴道炎。若钻入阑尾,可致阑尾炎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口传染。当患者用被虫卵污染的手拿食物进口或吸吮手指时,可直接将虫卵送人口中。虫卵也可通过衣物、被褥、地板、桌面、玩具、门把手等间接方式入口。治疗方法:治疗本病应根据蛲虫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反复感染。内服药可用驱虫药,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每晚睡前清洗会阴和肛周,局部涂擦蛲虫膏可杀虫止痒。由于蛲虫寿命短,如无重复感染,不治亦可自愈。应强调以预防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勤换内衣裤,婴幼儿尽早穿满裆裤,玩具、用具、被褥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周宁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温馨提示:

1.秋冬换季温差较大,幼儿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保暖,家长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给幼儿增减衣服。2.室内每天要坚持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每次通风(对流风)不低于30分钟。3.家长尽量少带幼儿去室内密闭的大型超市或游乐场所。4.多带孩子晒太阳,多做室外活动,增强体质。5.外出回家后,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6.不吃生冷食物,避免肠道感染疾病。7.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瓜果,增强体育锻炼。8.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家长给幼儿勤剪指甲,勤换衣裤。9.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抵御病菌的侵袭。10.若幼儿患病,请及时告知班级老师。家园齐心,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幼儿每一刻的健康与安全。

图文:王陈容

初审:汤雁苹

中审:陈青霞

终审:祝妙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10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