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逗你开车能诊断阑尾炎,熟蛋还能生回去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北京时间昨天早上

出炉啦~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今年又有什么

好(qi)玩(pa)的奖项呢?

物理学奖:不论个头大小,动物尿尿都是21秒

获奖者是美籍华裔胡立德!

只见这位长得非常像王(wo)思(lao)聪(gong)的人,脖子上套着马桶圈就出来了……

研究的起因非常非常逗,因为胡教授的儿子3岁了,上幼儿园却还不会自己去马桶尿尿。胡教授的老婆教了很久,一直失败。最后老婆大人怒了!命令自己的老公搞定这件事!

这位粑粑就老老实实每天陪儿子去学尿尿,他是研究流体力学的,给儿子尿尿时间计了时,发现有21秒。再给自己记了时,发现也差不多时间。他就震精了。。。为毛?

他让学生们给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记下时,发现连大象这种膀胱是人类倍的哺乳动物,尿尿竟然也是差不多时间!

详情戳视频~建议wifi情况下观看↓↓↓

化学奖:怎样把煮熟的鸡蛋(部分地)变回生鸡蛋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CallumOrmonde和同事研究就研究出了可以将熟鸡蛋变生的化学方法。

好吧...虽然这是通俗的说法.....听上去很搞笑,其实这相当于蛋白质的逆变性(以前认为,蛋白质加热变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果往下研究开去的话,这个对于肿瘤等会有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文学奖:我们仍未知道为何所有的语言里都有“啥”这个词

荷兰MaxPlanck语言心理学学院的MarkDingemanse和同事取样比较了不同语系的31种语言,不知道为什么,发现各种语言中皆存在功能、声响与英语中的Huh?(类似“啥”“啊”“哈”)几乎完全相同的一个疑问词。然并卵?

诊断医学奖:开车过减速带,不疼就是没有阑尾炎

你能想象“阑尾炎”和“车震”有什么关系吗?今年的诊断医学奖得主就是一群研究用“车震”诊断阑尾炎的研究者!

英国StokeMandeville医院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当你坐车经过减速带时,车身的震动没有让你感觉到腹痛,那么你应该就可以排除自己罹患阑尾炎这一可能了。(嗯?确实是车震和阑尾炎啊......)听上去很对(danteng)的感觉。。。

管理学奖:小时候大难不死,长大了更爱作死?

新加坡管理大学GennaroBernile和同事发现,那些商界精英小时候都经历过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和野火),活下来并喜欢上了冒险,真是“小时大难不死,长大更爱作死”。

医学奖:长时间接吻和其他亲密行为的生物医学好处

日本KimataHajime诊所和斯洛伐克夸美纽斯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接吻和其他亲密行为,对生理系统的益处或影响是什么。然后还提议全场情侣接个吻吧,随即开始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型虐狗活动。。。。↓↓↓↓

经济学奖:泰国警方为不收贿赂的警察颁发奖金

这.....小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呢~不收贿赂好像是件很棒的事情..获奖的是曼谷警方。。他们之前有两个交警因为拒绝了泰铢的贿赂..(让他们不要开罚单)后来泰国警方奖励他们1万泰铢.....

生物学奖:给鸡装上假尾巴,就能像恐龙一样走

智利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当把一个重重的棍子插入鸡屁股的时候,鸡走起来的样子非常像恐龙。就像这样....

小编不禁脑补啊...你们这群家伙究竟对鸡都做过了些什么..现场一位获奖成员非常爱演,还亲自示范恐龙。。。。

数学奖:摩洛哥国王真的能一辈子生八百多个孩子吗?

相传摩洛哥皇室中有一位叫“伊斯梅尔”的大苏丹(下图就是他!),他被认为有个孩子!是不是难以置信?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两位人类学家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们利用计算机模拟证明了,这个孩子还真有可能全都是伊斯梅尔亲生的!

宝刀未老?

他们的模拟表明,要在32年的时间里生出个孩子,伊斯梅尔平均只需要每天啪啪啪0.83到1.43次,并且只需要65到名女性,就能生出这么多孩子。

生理学与昆虫学奖:被昆虫叮有多疼?叮哪儿最疼?(丁丁不是第一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MichaelL.Smith安排蜜蜂叮咬其25个身体部位,来确定叮最不疼的是(头皮,脚趾中指尖和上臂),最疼的是(鼻孔,上嘴唇和阴茎海绵体)。

据悉,获奖者还当场演示蜜蜂叮小丁丁是最痛的之一...

欧!买!嘎!

这种伟大科研实验怎能错过,可惜遭遇“剪刀手”了……

什么是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英语:IgNobelPrizes),又译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主办方为美国的《不可思议的科学年报》杂志。虽然是搞笑版的诺奖,但获奖者(自然科学类)可都是正牌的科学家。

真的很好笑吗?

科学是严肃的,但是欣赏科学的方式却不一定严肃。该奖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人类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科学方法进行“乍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科学是严肃的

但是欣赏科学的方式却不一定严肃

综合整理自英国那些事儿、新民晚报

编辑/陈倩

责编/依依

厦门广电官方官方微博:

厦门广电

厦门广电原厂出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给“搞笑诺贝尔奖”

按个大拇指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yfzs/10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