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一句口诀搞定五大类降压药物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

食物进路径: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排出体外。

1.发病机制:①一过性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②胃的清酸功能下降③食管黏膜功能障碍。

2.临床表现:剑突后(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和胸痛=(烧心+反酸)。还可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管癌。)

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是最重要的并发症。

4.治疗:(首选方法)抑酸。神药:奥美拉唑(ppI)。

食管癌

1.临床表现:1)早期:进食哽噎感。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3)晚期:持续胸痛,压迫症状。

2.实验室检查:确诊:食管镜。筛查: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

3.治疗:手术(首选治疗),放疗,严重进食困难,先行胃造瘘。

急性胃炎

1.发病机制:1)最常见的原因非甾体抗原药。2)最特异的发病原因:应激。3)急性胃炎与幽门无关。

2.临床表现:呕血黑便,不会出现黄疸。

3.实验室检查:(确诊)急诊胃镜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4.治疗:(首选)奥美拉唑。

慢性胃炎

1.分类:

(1)浅表性:胃镜下,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呈花瓣状。

(2)萎缩性: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呈颗粒状。

注: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首发发病原因。

2.实验室检查:胃镜活检培养幽门螺杆菌(金标准)

3.治疗:根治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PPI/铋剂二选一,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锉三选二。

4.临床表现:

DU疼痛-进食-缓解(肌饿痛),

GU进食-疼痛-缓解(餐后痛)

5.并发症:

(1)出血—消化道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治疗药物:奥美拉唑。(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炎。出血量5、50、)。

(2)穿孔—胃溃疡好发部位在胃窦小弯,十二指肠在球部前臂。(临床表现:肠鸣音减弱,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治疗:小于8h胃大切,大于8h胃修补。体位:减轻疼痛左侧卧位)。

(3)梗阻—呕吐隔夜宿食,不含胆汁。多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确诊用胃镜。

(4)癌变—胃溃疡可以癌变,十二指肠不会癌变。

6.消化性治疗:

抑酸---奥美拉唑(抑制ATP酶)、质子泵抑制剂、阿托品

根治幽门螺杆菌

保护胃黏膜、胃酸。

消化性溃疡

1.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和服用NSAID(非甾体抗炎药)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胃酸的存在或者分泌增多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应激性溃疡---不伴有胃酸分泌,没有高胃酸。

2.病理改变:(GU)好发于胃小弯,胃角;十二指肠溃疡(DU)好发于球前壁多见。

3.临床表现:

DU:疼痛-进食-缓解(饥饿痛)也可以有夜间痛。

GU:进食-疼痛-缓解(餐后痛)

4.并发症:穿孔,梗阻,癌变;

5.诊断:十二指肠(DU)穿孔多发生于球部前壁,出血发生后部。DU穿孔最常见。胃溃疡(GU)穿孔发生于小弯。确诊: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6.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刀割样疼痛,腹壁呈板样僵直,有压痛和反跳痛

7.治疗:穿孔行手术(胃穿孔病人选择体位:左侧卧位)

幽门梗阻 

1.突出症状:呕吐,呕吐物为隔夜的宿食,不含胆汁。严重呕吐可致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幽门梗阻引起低钾低氯碱中毒。长期腹泻也是低钾低氯碱中毒。

2.治疗:必须手术。胃大部切除术(最常用),青少年常用(迷走神经切断术+胃窦部切除术)

3.辅助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查(检查方法)   

4.内科治疗

1.降低胃酸的药物:①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②质子泵抑制剂(PPI):作用机制:抑制H+--K+--ATP酶。

2.根除HP治疗:抗HP治疗.目前推荐用:PPI或胶体铋+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PPI+胶体铋+两种抗生素为四联疗法。

3.保护胃粘膜治疗: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唯一保护胃黏膜和抑制HP的药)和前列腺素类药物。

5.手术治疗适应症:

大出血+急穿孔+幽门梗阻(绝对的手术适应症)+癌变+复发。

胃大部切除术:①胃溃疡(GU)首选: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Ⅰ式)。②十二指肠溃疡(DU)首选:胃空肠吻合术(毕Ⅱ式)。

毕Ⅰ式和毕Ⅱ式的主要区别是:胃肠吻合口的部位不同

术式

手术优点

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Ⅰ式)

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体;胆汁胰液不返流入残胃;术后胃肠紊乱引起的并发症较少。

胃空肠吻合术(毕Ⅱ式)

术后溃疡复发率低;DU切除困难允许行溃疡旷置。

6.术后并发征:

(1)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早期并发症①术后胃出血:主要为吻合口出血。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a.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有残留的溃疡未切净b.胃空肠吻合口输入端梗阻使十二指肠内压力过高)③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是早期的并发症。术后出血也是早期的。④术后梗阻⑤倾倒综合征:术后1-2年,属于晚期并发症。⑥碱性反流性胃炎:属于晚期并发症。⑦吻合口溃疡。⑧营养性并发症。⑨残胃癌。

(2)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腹泻。

胃癌

1.好发部位:胃窦小弯处。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

2.病理分型:

1.早期胃癌:仅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小于直径10mm叫小胃癌。直径小于5mm叫微小胃癌。

2.中晚期胃癌(进展期):Borrmann分型:I型:结节型;II型:溃疡局限型;III型:溃疡浸润型;IV型:弥漫浸润型。

3.临床表现:上腹疼痛、体重减轻、全身贫血。

4.实验室检查:胃镜活检(金标准)X线钡餐(银标准)

5.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首要是胃癌根治术,切整个胃的75%-80%。

肝硬化

1.病因:病毒性肝炎

2.发病机制:形成假小叶,发生了变形坏死,没有恶变。肝脏的纤维化,呈星状细胞最容易发生纤维化。

3.临床表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

4.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人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

5.并发症: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脏综合征。

6.治疗:1)优质高蛋白饮食2)肝性脑病(禁蛋白)3)门腔静脉分流术(最容易引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1.病因:肝硬化

2.发病机制:氨中毒,低钾、便秘、摄入蛋白质、可以诱发肝性脑病。

3.临床表现:

1期前驱期:性格改变,性格异常,睡眠倒错,扑翼样震颤可有可无。

2期昏迷前期:行为异常。随地大小便,吃玻璃瓶,打杂,脱光,嗜睡。

3期昏睡期:昏睡能唤醒。

4期不能唤醒,看不到扑翼样震颤。

4.实验室检查:典型扑翼样震颤、典型脑电图、血氨增高。

5.治疗:肝性脑病禁蛋白。不能用肥皂水灌肠,用弱酸的可以。肝性脑病病人伴有PH值增高首选治疗药物:精氨酸。为了减少肠道毒物的吸收口服乳果糖。为了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口服新霉素。能够纠正氨基酸紊乱的是支链氨基酸。降低血氨:谷氨酸纳、谷氨酸钾。

肝脓肿

1.病因:胆道疾病

2.临床表现:寒颤高热、肝区疼痛肿大

3.首选检查:B超、肝脏穿刺。

4.治疗:抗感染治疗三代头孢,B超的引导下做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肝癌

1.病因: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2.病理分型:块状型最常见

3.组织分型:来自肝脏的肝细胞占90%,甲胎蛋白增高。

4.转移方式:最常见的是肝内。

5.临床表现:肝区疼痛50%,最早是肝脏肿大90%,最典型是进行性肝脏肿大,晚期是阻塞性黄疸。

6.实验室检查:磷酸酶增高,甲胎蛋白检查,B超,确诊是肝脏穿刺。

7.治疗:肝癌根治术,根治性肝切除。

胆囊炎

1.病因:胆囊结石的梗阻与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诱因为进食油腻食物。

2.临床表现:胆绞痛、发热、墨菲征阳性。

3.治疗:胆囊切除术。

肝外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腹痛、寒颤高热、黄疸。

2.首选检查:B超,确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3.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胰腺疾病

1.病因:最重要的是胆道疾病。

2.临床表现:左上腹痛向腰背部带状反射,出现呕吐后不减轻。

3.分型:水肿型及出血坏死性

4.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成正比。

5.并发症:最常见的是休克。

6.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休克。止痛:阿托品,禁止用吗啡。抑制胰酶的活性。药物无效,手术治疗。

克罗恩病

1.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及肠梗阻

2.病理改变:全壁性肠炎。由于粘膜下层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

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腹痛、腹泻、发热。并发症:肠梗阻最常见。

4.辅助检查:X线检查。克罗恩病的确诊:结肠镜检查

5.治疗:1)氨基水杨酸制剂(首选)2)糖皮质激素:急性发作、病情加重(首选)3)免疫抑制剂4)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

1.好发部位:直肠、乙状结肠

2.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自身免疫遗传因素。

3.临床表现:腹痛、腹泻

4.实验室检查:肠镜活检见糜烂,呈颗粒状。

5.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

6.治疗:首选柳氮磺吡啶,发热加重糖皮质激素。

肠梗阻

1.病理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缺水、休克、低氯低钾性碱中毒(十二指肠第一段梗阻)或代谢性酸中毒等。

2.临床表现和诊断:痛、吐、胀、闭+腹部体征

体征:①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逆蠕动波、有压痛。若为绞窄性则有腹膜刺激征,可触及肿块,肠鸣音不亢进。②麻痹性肠梗阻,主要为腹膨隆,肠鸣音亢进减弱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呕吐物和大便作隐血试验

4.X线检查:“鱼骨刺”

5.肠梗阻的四大症状:腹痛、呕吐、腹胀、便闭。

6.治疗:(1)胃肠减压;(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3)防治感染;(4)对症处理。

结肠癌

1.可分为三种类型:(1)肿块型(2)溃疡型(3)浸润型

2.结肠癌转移途径主要是经淋巴管,次为血行转移、腹膜种植。

3.结肠癌最常见的类型是腺癌。

4.临床表现:持续性腹痛,大便次数多、带粘液,全身营养障碍,贫血、消瘦。下腹常可触及肿块。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5.诊断: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6.纤维结肠镜活检可确诊;

7.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肠结核

1.肠结核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经口感染。最常见的总位是回盲部形成病变。

肠结核好发部位是:回盲部

克罗恩病好发部位是:回肠末段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最常见并发症是中毒性巨结肠;

结肠癌的好发部位是:乙状结肠。

2.肠结核按病理类型分为:溃疡型肠结核和增生型肠结核。

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溃疡型肠结核。

口小体大的烧瓶状:阿米巴痢疾。

肠道不规则的地图样:细菌性痢疾。

3.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与便秘

4.检查: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首选检查,确诊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低热盗汗+腹痛+X线跳跃征=肠结核

6.治疗:抗结核治疗(首先)是关键。

结、直肠息肉

1.临床表现:肠道刺激征。肠梗阻及肠套叠,以盲肠息肉多见。

2.诊断依据: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成人大多为腺瘤,直径大于2cm者50%可癌变。乳头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较易癌变。

3.检查首选直肠指诊。确诊用结肠镜。

4.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

阑尾炎

1.病理分型: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穿孔常见部位是阑尾根部和近端④阑尾周围脓肿。

2.临床表现:转移性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程度较轻。乏力、发热

①特殊疼痛部位:盲肠后位——右侧腰部,盆腔位——耻骨上区,高位——右上腹。

②疼痛的性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度隐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阵发性胀痛和剧痛.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持续性剧烈腹痛.阑尾穿孔

3.诊断性腹膜穿刺检查和B超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4.阑尾炎的并发症:阑尾周围脓肿。门静脉炎:出现了肝大,黄疸、高热等

5.治疗:手术治疗

直肠肛管疾病

1.肛裂的三大临床表现:剧烈疼痛、便秘、出鲜红血。肛裂好发部位可发生于截石位的6点,12点。

2.肛裂三联征:①肛裂②前哨痔③乳头肥大即可确诊。

3.排便时和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是肛裂最突出的表现。便时和便后之间有间歇期。

4.治疗:①温水坐浴;②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③多吃蔬菜水果纠正便秘;④局部普鲁卡因麻醉后扩张肛管。

5.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门周围的持续疼痛+波动感

肛裂=肛门部疼痛+便后鲜血

肛瘘=有个口+口里有分泌物排出

外痔=肛门疼痛+肛门口肿物。

内痔=不疼+便后出血

6.肛瘘:瘘是2个口,窦是1个口。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挂线疗法。

7.痔:齿状线以上的是内痔,以下的是外痔,内痔不痛,外痔痛。内痔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外痔:疼痛+无便血。诊断首选直肠指检

8直肠息肉: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主要症状是大便外裹鲜血或便后出血,指诊可触到质软、活动、表面光滑的肿物。

直肠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

1.临床表现: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指腹泻,便秘)

2.诊断:大便隐血试验。确诊用直肠镜活检。

3.根治性手术

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出血也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2.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上消化道出血

3.检查首选急诊胃镜

4.治疗:首先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腹膜炎

1.继发性腹膜炎(1)最常见的原发病为多种炎症引起的穿孔(2)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厌氧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

2.原发性腹膜炎(1)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源,致病菌通过血运,淋巴管,肠壁或女性生殖道等途径侵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2)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大肠杆菌。

3.临床表现:腹痛

4.治疗: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一般不超过12小时)。加重的直接手术。

腹腔脓肿

1.诊断曾有过腹膜炎(或者盆腔胀气)或腹部手术+发热+上腹痛=隔下脓肿。

2.检查:X线

3.治疗:分为穿刺引流和切开引流。最常用的是穿刺引流。

盆腔脓肿

1.诊断:膀胱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

2.治疗①非手术治疗:抗生素应用②手术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

1.诊断:低热盗汗+腹壁柔韧感=结核性腹膜炎

2.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肠结核的感染途径是经口感染。

3.病理分型①粘连型:最多见(最常见)。最容易发生肠梗阻②渗出型③干酪型:最严重,最少见,容易发生并发症。

4.临床表现:低热、盗汗、腹壁柔韧感、肿块不易推动

5.治疗:治疗原则在于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及全程抗结核化疗

腹外疝

1.病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腹外疝疝囊最常见的内容物是小肠。

2.易复性疝:疝内容物易回纳入腹腔。小肠

3.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容物:大网膜。

4.滑动性疝的内容物是盲肠、乙状结肠。易复性疝的内容物是小肠。

5.嵌顿性疝:在疝环狭小而腹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即形成嵌顿性疝。

6.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①疝囊高位结扎术②疝修补术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部损伤

1.临床表现:

1)腹壁损伤:常见表现是局限性腹壁肿、疼痛和压痛。

2)实质性脏器破裂(肝脾胰肾):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内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除肝内胆管或胰腺损伤外,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征。

3)空腔脏器破裂(胃肠道、胆道、膀胱):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膜刺激征,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可有气腹征,稍后可出现全身感染的表现。

胃肠道破裂(穿孔)膈下新月形阴影;

花瓣状阴影为十二指肠或者结直肠穿孔;

胃大弯有锯齿状压迹为脾破裂;

右膈肌升高为肝破裂;

左侧损伤+内出血(一般有外伤史)=脾破裂;

出血+腹膜刺激征(一般有外伤史)=肝破裂;

单纯的腹膜刺激征(一般有外伤史)=肠破裂;

2.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1)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处理原则是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

2)禁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已明确诊断者应尽早施行手术。

3)先探查实质脏器然后空腔脏器。

欢迎大家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kxyy/85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