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来深办学更容易“落地”
原标题:中大来深办学更容易“落地”
深圳人在家门口又将多一所名校可以选择!3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在深圳建设占地5000亩的新校区——中山大学·深圳。预计2018年9月投入使用。
消息随即引发深圳教育界的关注。深圳多位高校负责人在接受南方采访时表示,中山大学·深圳的建设,对深圳人和深圳来讲都是好事,这类合作办学更容易“落地”,值得期待。有校长同时建言中山大学·深圳理顺管理体制,在新校区建设中平衡好传承与创新。
目标
1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校区
中山大学在深圳新建校区的事情,几个月前就有相干消息表露。
今年7月21日,在中山大学首届广东乡镇地区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中山大学副校长黎孟枫泄漏,很快将在深圳新建中大深圳校区。新校区会设很多学院,其发展将会跟广州几个校区保持一样的水平、一样的发展程度、类似的专业结构建设。10月16日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启动会上,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也泄漏,深圳正在筹建中大深圳校区,是深圳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项目。
11月3日,随着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山大学·深圳终究揭开神秘面纱。该学校将选址于深圳光明新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将依照百年校园的标准计划建设校舍,自2018年起逐渐启用。
该学校将建设约20个学院(系),建成具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博士完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办学范围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人,其中包括本科生12000人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000-10000人。学生录取分数和学位授与标准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一致。
另外,为支持学校医学类学科发展,双方还将依托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良资源,共同在深建设3所附属医院,展开医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深圳市民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
根据协议,合作双方将以改革、开放、创新的精神,创新体制机制,通过10年左右努力,将中山大学·深圳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若干学科水平居于国内国际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成为支持引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材重要培养基地。
评价
资源共享优于中外合作办学
深圳与中大合作办中山大学·深圳的消息,3日在深圳教育界广受关注。有高校负责人告知,这是在10多年前深圳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哈工大等名校深圳办学后,深圳又一次“大手笔”引进国内高校来深办学。
“这个合作很好,我特别看好他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表示,以深圳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高等教育方面最少需要10多所高校。而深圳近年引进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以招收研究生为主。而中山大学·深圳的建设,对深圳高等教育、经济的优良发展和补足深圳在医疗方面的短板,都有重要作用。
康飞宇还提出,相比其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与深圳在地理位置方面离得更近,合作办学会更容易。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刘颖也认同此观点。他说,近年深圳高等教育采取快速发展方式,以解决资源匮乏。合作办学全部成长期虽快,但因高教发展需积淀,所以项目真正落地尚需时间。中大整体办学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从地域角度来讲,它有优势覆盖到深圳,而且比较容易在深圳落地。
“广州和深圳就一个小时的车程,中大老师以后到深圳校区上课,可以当天来回。”刘颖认为,中大完善的学科体系、师资队伍等等都可以轻松在珠三角范围内实现同享,而这是深圳与其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达不到的。
有望构成华南地区高校群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姚英学则表示,深圳高等教育要发展,需要良好的办学生态环境,而这不是某一所大学就可以做到的。中山大学来深圳办学,将会为深圳高等教育生态白癜风可以治疗吗环境增加活力。他指出,深圳高等教育需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要不同特长的大学,深圳选择合作办学的大学也各有各的优势,比如中山大学在医学、理学、人文等方面更有优势,而哈工大在工学、工业技术转化等方面有优势。
姚英学还分析称,目前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在国内有比较高的地位,但在高校群影响力上,与华东地区、华北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与其本身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中山大学作为广东省名校,与深圳合作办学。包括深圳、广州两地高校的逐渐发展,未来会构成华南地区的高校群格局,也有助于为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支持。
“真正的人才培养,根基在本科上。”姚英学认为,深圳高校本科生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而中山大学·深圳的人才培养包括本科,这无疑对深圳来说是好事。
建议
理顺管理体制平衡好传承与创新
对中山大学·深圳如何在深圳办得更好,学者、校长们也提出一些建议。
“合作办学面临的共同核心问题,还是管理体制和模式的问题。校本部和新校区,管理体制如果理不顺,会耗费很多精力,也会影响办学结果。”一名不愿泄漏姓名的校长说。他进一步分析称,如何理顺管理上的关系、新校区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对办学者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如果校本部在管理上对新校区把控很严,很多创新就做不了,但如果完全不管,传承可能又做不好,失去深圳引进名校办学的意义。”
他告知,对合作办学来讲,迈开第一步是最难的。如果是复制校本部经验,再加上深圳的财力,很容易办1所学校。但如果在校本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那末前期设计要做得很好,而这难度不小。“我相信任何一个大学办新校区时,都期望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办个高出发点的学校。那必定需要变革一些东西。虽然说白纸上可以重新画图,但怎样落那第一笔确切很难。”
刘颖则表示,希望中山大学能够兼顾斟酌几个校区之间的学科布局、办学层次建设。他还提出,希望中山大学·深圳在深圳成为中大的一个校区,而不是作为分校去建设。在他看来,分校相对独立。而如果作为校区,就可以在中大兼顾、领导下,去布局发展,统筹安排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等,让中山大学·深圳更好地融入中大,尽快提升办学实力。
■相干
中大将在深建三所附属医院
新明医院将建成中大附属医院,福田人民医院移交给中大管理
根据3日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山大学·深圳将重点建设医学类学科等,深圳市政府、中山大学也将合作在深圳建设3所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该项合作备受深圳市民关注。
合作建设医院方面具体情况如何?3日从深圳市卫计委相干负责人处了解到,根据有关协议,将把新建的深圳市新明医院建成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把福田人民医院移交给中山大学管理,成为其第八附属医院,另外还计划在沙井或福永片区合作共建一家医院成为中山大学第九附属医院。
弥补深圳优良医疗资源不足
深圳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相干负责人说,光明片区是深圳一个新区,也是后发展地区,该区正在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城区建设的步伐,需要大型配套的资源,但是目前该片区缺少大型的医疗机构。而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新明医院将弥补该地区优良医疗资源的不足,该医院不但能服务深圳北部片区,而且能带动东莞等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把深圳建设成区域医疗中心城市的需要。
了解到,新明医院位于光明新区中心区域,是依照三级甲等标准投资建设的1所市级综合医院,项目占地面积805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0平方米,一期计划病床800张,总投资约8.1亿。该项目今年1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预计2016年底竣工,2017年中投入使用,届时由中山大学管理运营。
而福田区人民医院位处深圳中心城区。2013年2月,该院就已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署了合作办医协议,中山医常驻专家和周末应诊专家数百余人次陆续来院,全面指点相干科室的管理、业务展开。“通过合作,一些新开设的学科发展很快,医院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福田区人民医院院长伍贵富说,此次,将福田区人民医院拜托给中山大学管理,是希望通过跟名医学院校的升级合作,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
合作办医将产生“鲶鱼效应”
了解到,目前中山大学与新明医院、福田人民医院合作办医的模式还没有明确。但可以预感的是,中山大学·深圳,尤其是其附属医院的建设,将会给深圳医疗卫生的发展带来一些利好。
深圳市卫计委人事处相干负责人说,引进中大合作办医将弥补深圳高等医学教育的不足,成为深圳医疗人才培养基地,为深圳医疗卫生提供技术支持平台。该负责人希望,与中山大学合作后,该校能把其医学教学科研平台为深圳医疗机构同享。
另外,合作办医也会产生“鲶鱼效应”,增进深圳医院之间的竞争。目前,深圳已引进香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办医,各个名校、名院有不同的合作模式,也有不同的办医经验,深圳希望各医院也能构成良性竞争,提高全部深圳的医疗水平,并从这些不同的模式和经验中找到合适深圳的模式和经验。
采写:南方孙颖向雨航实习生穆玉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byjj/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