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大手术,却败给了术后发生的肺栓塞;长期久坐不起、腿麻肿胀,原来是患上了下肢静脉血栓……生活中,您是否有听说过这样病例。这些,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典型症状。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导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将其称为“沉默的杀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痔疮手术、眼科及耳鼻科手术、口腔手术、阑尾炎手术,往往很小的手术都有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提高VTE规范预防率,实现VTE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3月28日,在河南省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院长论坛上,医院副院长苟建军向参加会议的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者、相关科室主任、医务人员讲解了VTE防控的重要性,并介绍了VTE防治经验。
据苟建军介绍,目前河南省的VTE防治项目,已进入新的阶段,河南省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医院通过认证的同时,正在着力于院内VTE防治信息化建设。他说,VTE防治的核心就是院内信息化建设。
本次论坛邀请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王吉善、苟建军,医院医务处处长程剑剑,医院药师袁冬冬就“医疗质量改进的政策方法途径”“VTE防治能力建设认证标准解读”“DRG医院管理策略”等话题,进行讲解交流;与会代表还就VTE防治体系建设相关细节,医院目前推动VTE防治难点等问题,展开讨论。
“医院,每年大概会出现个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导致猝死的每年大概有一两例。医院也很重视VTE防治,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对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信息化建设薄弱等问题,今天的讲座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回去后加强培训引起全员重视,同时也期待国家层面出台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指导意见,医院VTE防治体系建设。”医院院长助理、心内科主任医师晁献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谈到“医院在推动VTE防治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和难点”时,苟建军说,医院推动的难点主要是在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全员特别是医护人员对VTE防治重要性、对相关并发症的认识上还有待提高,还有全员对VTE防治规范的落实还要进一步加强,医院推动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力量、医疗装备、医疗设施的支撑不足上,特别是信息化的支撑还存在短板。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VTE质控的“关口”前移,将有助于加强VTE防治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促进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江苏恒瑞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影像事业部总经理岳磊先生表示,恒瑞正在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以实际行动推动河南省的VTE防治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临床提能增效,最终使患者受益。
医院于年4月全面启动院内肺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防治管理制度,构建了防治管理体系。通过外出培训学习、外请专家交流、举办学术会议等形式,积累了丰富的VTE防治管理经验。
该院经过培训、督导、考核、指导临床医务人员VTE防治工作,提升了全院VTE防治能力。年10月27日,医院牵头成立河南省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全省共家医院参与,目前已经有4家医院通过优秀单位和达标单位认证。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byjj/1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