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玩具危害大,小儿吃了不消化,胃肠穿透

孩子的世界天真无邪,喜欢去尝试各种新奇的事物,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新世界,但不能盲目大意,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充分的监督,因为孩子预知风险的能力欠缺,往往会因为一时疏忽好奇,引起不可预知的麻烦,小者损害身体,大者危及生命。

今天分享一例近期发生的病例,两岁的小杰,正是能跑会跳、渴望自“食”其力的年纪,一不留神可能就要干“大事”,来诊的当天小杰告诉爸爸肚子痛了两天,一向皮实的孩子突然诉苦,细心的爸爸没敢怠慢,医院就诊,医生开具了验血、拍片、超声,家长有些疑惑,小小的腹痛凭医生的经验看不出来、治不好吗?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查?殊不知经验治疗可能会贻误病情,医生从专业角度解释了一番,腹痛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临床症状,病因却是最复杂、诊断最多样的,常见的病因包括:肠胃炎、淋巴结炎、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小杰爸爸略有不解,带着孩子验血化验做检查,而就在拍片时,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医生告知家长:“孩子上腹部发现两枚球状异物,紧紧黏在一起”,这下可急坏了小杰爸爸,顿时不知所措,来不及责问孩子,急忙跑到诊室,医生拿到片子,考虑磁力球(俗称“巴克球”)可能性大,担心会引起肠穿孔导致严重并发症,第一时间评估病情,优选治疗方案:自行肠道排出可能性小;利用胃镜、肠镜取出可能“上下不及”;能解决的可能只有手术取出。考虑到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小杰爸爸了解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王合锋主任在微创治疗腹腔疾病方面技术精湛,没半点迟疑,立刻驱车几百里来到我院。

王合锋主任结合患儿症状体征、验血结果及影像资料,询问病史、评估病情,如果发现及时,异物在上消化道,单纯胃镜就可以解决问题,我院消化内镜科早已成功开展并多次成功取出,但根据王主任经验,初步判定小杰病史较长,异物存留比较固定,考虑异物隔着胃壁与肠管吸到一起,形成内瘘可能性大,胃镜不能完全解决肠管内异物,再拖下去可能导致肠穿孔,再次复查超声、X线片肯定了王主任的判断,于是果断决定急症行微创腹腔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异物探查术,是最难“琢磨”的手术之一,同一手术,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尤其是长达数米的肠道手术,开腹手术都难轻易探查到,腔镜操作更是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但小杰爸爸想到不用开腹做手术,心里还是安慰了许多。入院半小时,所有术前准备就绪,各项衔接工作到位,来到手术室,虽有医生陪同,小杰还是有些紧张不安,护士阿姨不断给小杰讲故事来安慰孩子,不多会儿,小杰便静了下来,手术顺利开始。王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术前仔细评估超声、平片,术中精准定位,见俩球形物体紧紧贴在一起,在空肠近端与胃后壁隔横结肠系膜贯穿形成内瘘,切开肠壁后发现黄色、绿色各一球状物,取出异物置于取物袋,反复冲洗、碘伏消毒切开肠管后,给予缝合肠管及横结肠系膜瘘口贯穿处,仔细观察腹腔无渗血、渗液后,自腹腔取出异物,清点器械,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

经过几天观察治疗后,小杰症状明显缓解,进食后没有明显异常,排便也恢复正常,活蹦乱跳的小杰又出现在眼前,家长如释重负,王主任再次评估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后,顺利出院。通过以上简短病例,给我们家长的警示是:1、细心,看孩子要细心,让孩子远离各种可能误吞误咽的物品。2、耐心,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耐心听取医生建议。3、放心,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会为患者选择最优、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早日康复。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byjj/10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