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
夏日美食主角"小龙虾"又该粉墨登场了
这个撩人的"小妖精”绝对算得上是
男女通吃的美食届扛把子
同样,没有冰淇淋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面对各路爆款
吃货们迫不及待地想尝尝鲜
虽说美食不可辜负
但舌尖上的安全也万万不可忽视
本期专家说由顾陆昀医师与您一同聊聊
夏季饮食卫生那些事儿
夏季气温越来越高,梅雨季节也悄然而至,高温混合着湿气,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之中,各种细菌、霉菌、微生物悄悄在美味诱人的食物中孳生。酷热的夏季成为了胃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才能兼顾美食和健康呢?
夏日肠道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新鲜食材的采购
“病从口入”,预防夏季胃肠道疾病的第一环就是要吃得卫生,因此确保食材的新鲜度至关重要。采购食品要到食品存放正规、卫生达标的商场、超市和市场,切忌在马路边的无证小摊购买。选购时要特别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方法,看清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在选购袋装食品时要注意包装袋是否完好、漏气;如果是生鲜类食物,要仔细辨识色泽、外形、手感、气味,注意有无发霉腐烂等情况。
食物清洗和制备
食物烹饪或食用前需要仔细清洗干净,且以流水清洗为佳,瓜果应当洗净去皮后再食用。存放冰箱前清洗过的食物,取出后还应再次清洗。切配、盛放食品的菜板、器皿使用前应当用流水冲洗,注意生、熟分开使用。对于罐装食物,我们食用前也需要对外包装进行清洁。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深圳一男子因对嘴饮用疑似被老鼠污染过的罐装饮料后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险些丧命。因此,在喝易拉罐装饮料时应对外包装进行擦拭,尽量选择使用吸管,不要直接对嘴喝。
食物现吃现做
夏季饭菜应做到吃多少做多少、现做现吃。剩余的饭菜以不过夜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如有剩余的食物,下一顿吃之前应煮熟煮透再吃。真空包装、罐装、袋装等包装食品,一旦打开就应尽快食用,防止变质。
食物冷冻和存放
冰箱内不要存放太多太满的食物,做好定期除霜工作。果蔬需要和生肉、生鱼分开存放,建议将食品分成小份放入冰箱进行冷冻。冷冻食品解冻后尽快食用,不宜久放,不要二次冷冻、解冻。冷冻的肉制品在冷冻过程中组织细胞已被破坏,解冻时被破坏的组织中会渗出大量蛋白质,正是细菌繁殖的温床。解冻宜放在冷藏室或微波炉里进行,不要长时间在室温下解冻,容易变质。
卫生习惯的养成
已经腐烂或者有异味的食物要及时清理和丢弃处理,上厕所、擤鼻涕、触碰动物或倒垃圾后要认真洗手,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做好厨房、餐厅清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意识。
积极消灭虫媒
夏季高温,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大量繁殖,四害容易携带细菌、病毒,成为肠道疾病的重要传染源,所以一定要做好“四害”的防治工作,保护环境卫生,谨防食物被“四害”叮咬。
已经出现腹泻应当如何应对?
辨别病情轻重
虽然人体有自愈能力,轻度的腹泻可以通过休息、饮食调节等缓解,但频繁呕吐、腹泻不能进食者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风险,需要及时就诊;部分腹泻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合并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疾病发展快、来势凶猛,可以因为感染、电解质紊乱诱发其他疾患,医院就诊;对于胰腺炎、阑尾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泻,不能当做普通腹泻来处理,同样需要就医诊治。
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频繁的呕吐、腹泻会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盐分——电解质,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皮肤干燥、少尿或无尿、严重乏力、眩晕等症状,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能经口进食者应当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如电解质散、口服补液盐等;如剧烈呕吐不能经口进食者,则需要予以静脉输液补充循环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切勿滥用药物
发生腹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尽快吃止泻药、抗生素,但有些腹泻比如腹部受凉、进食冷食、饮酒后、消化不良以及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而且滥用抗生素还会带来其他危害。腹泻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利于排除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对于腹泻并不严重的人群,不必急着止泻,盲目止泻可能导致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肠道内积聚、吸收而加重病情。所以切记不要滥用药物,应当根据医生意见用药。
保证营养补充
很多人会因为惧怕饮水进食而加重腹泻,于是选择不吃不喝的“饥饿疗法”。看起来腹泻次数和量减少了、好像管用,但实际上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使病情恶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减少高油、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的补充。
1
END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byjj/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