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2人被入选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580331.html

向上滚动浏览全

时代新人?衡水好人

白衣执甲共克“石”坚

——医院焦扬

焦扬是医院中医内科的护士长。年1月,石家庄疫情爆发。作为一名河北省本地的护理工作者,支援抗疫、飞奔一线的想法在焦扬心中油然而生。医院党组织提出了支援石家庄的申请。年1月20日,焦扬作为医院第二批援助的医护人员奔赴石家庄。因为部分医护人医院的病房中工作了,为了预防通过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感染,焦扬入住的酒店中央空调全部关闭了。此时窗外寒风刺骨,屋内的温度只有5-6摄氏度,在屋内都必须穿着羽绒服。大家情绪一度很低落。焦扬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鼓励队员们克服困难。

当穿上层层防护服做好消杀走进病房的那一刻,焦扬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向共产党员看齐。焦扬和另一个同事要负责全病区的消杀,包括病区中的走廊、地面、墙面以及病室内病人的床、床头桌、窗台。整整6个小时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擦拭,根本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从进病区穿隔离衣到出病区脱隔离衣,往往一连工作近8个小时,等取下穿戴的防护服和口罩时,面部和耳后都是火辣辣的水泡。这些水泡不能用水洗,只能用毛巾蘸消毒液擦拭,水泡很痛,睡觉时都不敢将耳后落在枕上。口罩和护目镜给她们脸上留下了并不美丽的勒痕。

就在她来石抗疫的第4天,年1月24日焦扬的父亲再次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直到父亲的病情明显好转家人才告诉她。听闻此消息,焦扬的眼泪夺眶而出。在和父亲通电话时,父亲让她在前方安心工作。焦扬强忍泪水和父亲挂断了电话。但随之而来的是满心愧疚之情。

医者仁心大爱于人

逆行而上护佑生命

——医院王敏

王敏,女,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系,衡水市重症医学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医院ICU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重症医学科工作15年。

年元旦刚刚过去,新冠病毒再次沉渣泛起,肆虐华夏大地,省会石家庄成为重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省卫健委向各市县区下达了援石“集结令”,在医院的动员大会上,王敏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随时准备着支援抗疫一线。

1月17日,王敏与另外五名同事一起接到了火速驰援石家庄的命令,并担任故城援石医疗组组长。她没有丝毫犹豫,带着家人的恋恋不舍当日即奔赴疫区,经历人生中最紧张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和尿不湿,二层口罩二层手套,极度缺氧,大汗淋漓,护目镜遮挡了视线,给治疗造成了很大障碍。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后,王敏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迅速熟悉病例系统,了解患者病情,查血气、复查电解质,协助上级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整理病例资料,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从晚上忙到天亮,连续几个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脱下防护服那一刻,全身湿透,动弹不得,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清洁手部卫生,手已经洗脱了皮,一道道裂痕,脸上也是口罩勒痕印迹。

全心全意驱病毒,在与战友齐心协力的救治下,看到一位位病号逐渐好转,感觉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一如既往,救治新冠病患,在党的领导下有信心、有决心,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爱为光守护生命的“逆行者”

——医院刘亚杰

26年的从医之路,医院刘亚杰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勤奋的态度,以对医学事业的初心和对患者的仁爱之心书写着无疆大爱。今年年初,年近50岁的她又主动报名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1月9日上午10时45接到出发通知,11时他们就坐上了去南宫的大巴车。当时,刘亚杰的婆婆刚出院,儿子因阑尾炎还在输液……面对这种情况,心怀“舍小家为大家”信念的刘亚杰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转身,奔赴抗疫一线。

刘亚杰所在的医疗队负责南宫市隔离点重点管控人群的核酸采集工作,同时还承担着指挥部交办的应急检测任务,随时待命。任务没有时间点,随叫随到,经常半夜去隔离点进行采集,有时候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最大的挑战就是冷。”年近50岁的刘亚杰面对体能的考验,没有任何怨言。户外检测时,因为带着手套的手要一次次地消毒,一天下来,她的手冻得都伸不直,脱防护服时,全身都已经冻麻。

“到南宫的第一次任务就是为十几层高的各户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因为小区老旧,没有电梯,只能拿着工具一层层地爬。”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她耐心讲道理;面对婴幼儿的哭闹,她想尽各种办法逗孩子开心;面对多名学生的检测,她一点点把学生信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usw.com/zlff/122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